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创新变革 百年老院迸发新活力
·开栏语·
100多年前,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下,一大批西医院相继出现。
时光飞逝,如今,这些医院历经时代与历史的洗礼,已经屹立为医疗行业的精神瑰宝,用厚重与积淀,诠释着医学专业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承。
在医疗行业,这些百年老字号医院,已然浓缩为医学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已经沉淀为医院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历经传承与创新,浓缩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
时代沧桑、医学模式变迁,如今,这些百年医院又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医学一流水平。
然而,我们在赞叹这些医院的历史积淀与厚重时,也别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今天的管理者而言,他们既不能止步不前,躺在过去的光环上睡大觉;又不能贸然前进,毫无尊重历史地改革。尤其是在面临新世纪、新时代、新要求的今天,如何将历史积淀的推动力作用于现时发展,如何让百年名院兼具厚重的阅历与创新的活力,这是一个颇为艰深的课题。
翻开医疗行业发展的现代画卷,我们有理由兴奋,在我国为数不多的百年名院中,有着很多发展的典范:他们既做到了历史的传承,又焕发出与时代相连的勃勃生机。在这百年的时光交错中,散发着集深沉、持重、大气、创新、发展于一身的独特魅力。
过去,属于历史;未来,是崭新的开始。在医院的百年发展中,有哪些被深深镌刻的印记与辉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又将怎样凝聚前辈心血,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
从本期开始,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医师报》将联合《中国医学人文》杂志、腾讯健康,开展“百年名院探寻之旅”,记录、分享百年医院品牌建设、文化建设、学科与人才建设、创新变革之道。
首站,本报记者走进具有103年建院历史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哈市一院”),感受这座百年医院的稳健发展、惊奇这座百年医院的历久弥新。
忆往昔不朽功勋
历经战火 医院发展彪炳黑龙江医学史册
在哈市一院新外科大楼二楼大厅,有着一面耀眼的院史墙。布置崭新,呈现的却是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
哈市一院始建于1913年,最早为沙俄中东铁路局操控下的哈尔滨董事会第一医院,医院历经战火洗礼,几经易名迁址,1949年定名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定址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百年间,医院始终为冰城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解放前,松花江发生大洪水,十二万人颠沛流离。水灾过后霍乱流行,哈市一院被指定为霍乱患者收容所,前后共收容霍乱患者500余人。解放战争期间,医院为防治哈尔滨市爆发的鼠疫做出了不朽贡献,保障了解放区哈尔滨市80万人口的生命安全。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医院。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医院在保证日常医疗任务的同时,出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解放军,除积极出战勤之外,外科大量收容伤员,为中国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1935年,抗日英雄赵一曼受伤被捕后,腿部伤势严重,日寇为得到口供,把赵一曼送到了当时的哈市一院进行监护治疗。赵一曼的主治医生张柏岩为她治疗并指导护理、饮食和营养,三月后好转。1936年6月,赵一曼在见习护士韩勇义、看守董宪勋的帮助下,逃到阿城境内,后被日军追上,连同董宪勋、韩勇义一起抓捕。之后赵一曼牺牲。护士韩勇义被判有期徒刑4个月,受尽折磨罹患重病,1949年2月旧病复发逝世时,年仅29岁。
哈市一院,是哈尔滨市市直卫生系统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区域性医疗卫生及急诊急救中心;原卫生部首批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在该院的发展史上,无数医学名家和前辈彪炳黑龙江省医学史册。作为市属医疗卫生系统龙头单位,曾在黑龙江全省卫生医疗系统占有重要地位。
看今朝大展宏图
“五度”至上 名医名科名院品牌战略成绩骄人
百年的传承,使哈市一院积淀了“精医、厚德、至善、惠民”的文化底蕴。
在计划经济时期,哈市一院曾经创造了首例开颅切除脑瘤手术、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首例人造血管搭桥手术等多项省市“第一”,医院很多早中期专家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医院还成功实施了全国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手术。
医院实力不断增强
近几年,哈市一院迅猛发展,取得骄人成绩。临床科室由过去的38个增至65个,填补医院空白专科10个,新增集群专科18个,编制床位由783张增至1438张。
哈市一院院长孟庆刚介绍,该院坚持“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带动名院”的品牌战略,注重人才培养和专科品牌建设。先后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日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十余家大医院合作。合作医院派知名专家定期或长期在哈市一院出诊、手术并进行疑难病例会诊,使哈市一院各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步入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医院还先后与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多国医院进行多种途径的技术交流,不断拓宽医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细节处尽显人文关怀
今年初,《人民日报》曾刊发一篇名为《医院厕所咋没手纸》的文章,小小的细节成为医院服务落后的一个缩影。
其实,早在2015年底,哈市一院就在医院门诊、急诊、住院楼的墙壁上,安装了免费使用的免洗手消毒液,诊室配备干手纸,卫生间配备如厕用纸。
孟庆刚表示,哈市一院作为百年医院,一直视引领人性化服务为己任。“这些人性化的措施,不仅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尊重,更减少了疾病传播的概率。”
面对附加成本的投入,孟庆刚则认为:“这个投入是值得的、必要的。为这些便民举措,医院每月支出约3万元,但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我们就会坚持做下去。”
2015年,孟庆刚还提出,在全院打造可信度、保障度、视觉度、关怀度、敏感度“五个度”的服务理念。医院的服务向创新、开拓和前瞻性发展,在节日里为患者送饺子、汤圆等温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为在医院过生日的患者送蛋糕等贴心服务。这种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人性化互动式服务,激发了医患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沟通。
现在,医院在服务中注重精细化、细节化、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个服务细节,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了方便和尊重。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哈市一院还将成立“出院患者回访中心”,不仅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及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等给予健康指导,同时深入了解出院患者想说的“真心话”,根据他们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进行工作整改。
(下转第3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循证筑基 中西合璧 络病理论点亮慢病管理新方向
结合最新共识与循证证据指出,中西医协同干预通过“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独特优势,正逐步填补单一治疗模式的空白,为破解临床未满足需求提供了创新思路。
2025-07-01 -
new中西医融合标准研究开新局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6-25 -
new《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版)》:九年革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案再细化!
2025-06-18 -
new填补西医治疗空白 络病理论为心血管疾病提供中西医结合新解法
2025-06-17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