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暴力伤医有休无休?

时间:2017-10-19 10:59:34来源:未知作者:admin本版责编: 张雨 见习编辑:陈朝阳 阅读: 148107

广州英雄广场的烛光,微信朋友圈中的“黑丝带”运动……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仲伟医生因抢救无效不幸辞世,终年60岁,连续抢救43小时,身受30余刀……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一名医生生命的归零。

陈医生的离去点燃了医生们积蓄已久的情绪。舆论场上,陈医生为何离去,“谁会是下一个陈医生”的拷问发人深思。


blob.png

让我们为正义而努力吧!

▲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廖新波

当一场灾难降临,不管天灾还是人祸,不管是海难还是空难,不管是车祸还是恐袭,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表达一种心情。目的是抚平伤痛,期待灾难不要再重演。作为一个有正义感、有同情心和有一点抑恶扬善良心的人或团体,都应该为社会、为你的亲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因偏激与偏见而掩盖你的良心。

喊“砍得好”的人比真正的凶手更灭绝人性,更暴戾。毕竟,凶手多是思想一时走向极端,而那些高喊“砍得好”的人就是十足的暴徒。陈医生对你有什么仇恨呢?凶手对陈医生又值得如此极端吗?


唱衰自己只会让自己更衰

▲  医哲

医疗场所暴力在任何国家都会发生。美国的急诊一定会有保安在场。对于急诊就诊的患者,美国一家医院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对患者的暴力倾向分为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当前媒体对涉医事件的报道并没有让伤医者停止,反而越演越烈,好像患者突然知道了原来还可以通过砍杀医护人员这种方式泄私愤。魏则西事件,舆情一边倒认为花了钱就不该死,让那些对疗效不满意的人,认为砍杀医生有了正当性 。

所以,我们医务群体转发血腥的图片、抗议图片、停诊之类的图片,不如研究开发自己医院的安全系统和措施来得更加有意义。

医患之间的关系在国内现在已呈现“破窗效应”,如果您的转发不能改变现状,那么不如不转,以免刺激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发病。 此外,“精神病患者”的权利是受联合国公约法律保护的,请医护人员更多的学法、懂法,维权需要理性,职业安全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医务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唱衰自己只会让自己更衰,关键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提高安全意识。


医生不是患者公敌

▲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反智主义,一是对知性和知识的反对或怀疑,一是对知识分子的轻蔑和鄙视。在医疗领域,反智宣传制造的“人血馒头”不仅伤害了患者,也同样伤害了医生。

怀疑科学,诋毁医生,将医生塑造成“患者公敌”,在这种扭曲的逻辑下,医生频繁受伤害也就成了必然。

如果陈医生的惨死能够唤起人们的良知,那是对陈医生最大的安慰和悼念。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