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休息是“海市蜃楼”?
10月27日,北京“关爱医师健康”沙龙现场,嘉宾座位上一张普通的A4纸让与会者神色凝重。纸上“陈列”着的是近几年被死神突然夺走的医师名单。
原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史明的名字就在其中。2014年11月9日,他倒在了支边医院。前一天,他忍着头痛,带队为产后突发急性心衰的产妇实施大抢救。在缅怀祭文中,他的同学、网友“月满兰亭”质问:“为什么有这么多超负荷的工作?!”
而在沙龙现场,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总医院李小鹰教授,同样难言凄凉。这位从医42年的“老医生”做了13年的科主任,期间从没看过一场电影。
问题根源或许可从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支修益那里得到答案。沙龙上,他挥动着“死亡名单”,气愤地说:“我当了15年北京地区卫生行业行风检查组组长,见证了各地区医院建设、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各项改革的实施过程。我们其实挺担忧的,院长、局长们制定方针政策,完全没有从医生是否能承受的角度出发。绩效考核指标年年上升,医生人数没增加,床位没增加,医院追科室要绩效,科室追医生要绩效,否则减少奖金。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必须摆到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上来。”
强制休息,这一话题,总是在发生医师猝死时才被人提及,而后随着新闻的热度下降,又默然消失。事实上,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已建立了强制休息制度,或许他们的经验能为内地医疗机构乃至卫生计生部门作参考。
观点
台湾地区、英国、美国至少已经注意到医生超负荷工作状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就我国内地现状而言,尽管我们一直在呼吁,但限时令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医务人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人手短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全民医保范围的扩大,医疗需求被充分放开,意味着我国医务人员在当下只能“飞蛾扑火”。
强制休息,是海市蜃楼。
——一名三甲医院医师
台湾地区、英国经验
强制休息制度 防止过劳VS人力短缺
医生究竟有多忙?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五次《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约40%的医师不能休年假;30%即使休了年假,天数也少于规定;12%甚至没听说过医生有年假。
为防止过劳下的医疗行为,中国医师协会建议医疗机构制定超时工作的强制休息制度。事实上,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并积累了大量经验。
2012年,台湾“血汗医院”引发外界关注。起因是台湾护理人员主动向美国CNN投稿,控诉台湾医疗环境如同“血汗医院”,健保制度让全民都保,却忽视医事人员正面临的困境。此文一出,立即引起各界讨论。
依据台湾护理师护士公会统计,截至2012年2月,全台护理执照领照人数共2.3万人,但实际执业人为1.3万人,执业率不到六成,由于人力不足造成劳动条件恶劣。
台湾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平均一名护士白班照顾6至13人,小夜班10至20人,大夜班13至20人,这个数字是美国、澳洲、日本等国家的2至3倍;医院部分病房小夜班和大夜班护病比超过20人,有些医院更高达50人以上,甚至曾出现某公立医院一名护理人员要照顾63名病患。
此后,台湾监察机构经过调查,依法纠正行政机构、卫生部门及劳工委员会。卫生部门随后并表示,预计2014年,非医师的医事人力回归工时制;至于在医师部分,将先从住院医师先行试办工时制,避免医事人员过劳。
据台湾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台湾立法委员会委员苏清泉介绍,台湾“卫生福利部”对住院医每周工时标准设定为88小时,并将其纳入了医院评鉴。不过,他同时表示,参考新加坡和中国香港66小时的规定,全联会希望2~3年内推动医师每周工时不超过66小时。
但是,实施强制休息制度很快带来了另一问题——医师资源短缺。
2013年,台湾“卫生福利部”医事司长李伟强对外界表示,住院医师每周不得工作超过88小时的规定,使医院人力短缺达30%~50%。
这在实施限制工时条令的英国也是有过先例的。
英国有研究表明,限时令导致因医生交班被“倒手”的患者增多;甚至有医生认为欧盟限时令“是影响(医生)训练和医疗连续性的最大负面因素”。
皇家外科医学会会长约翰·布莱克警告,如果不立即采取对策,新一代医生的医术水平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差。
限时令下 临床服务和培训制度应重新设计
即便背负着这样的批评和“隐患”,英、台湾的限时令并没有“退缩”,而是致力于找到对策。
应对强制休息引发的医疗资源短缺,台湾医师公会全联会常务理事何活发认为,医生公会培训边远地区医生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政府部门对医师资源进行精准人力分析。可首先从培养公费医生方面开始,政府和被培养医生签约,要求他们毕业后到指定地区服务固定年限。
李伟强也表示,88小时工时施行后,台湾“卫生福利部”正在协商相关人力配套措施,包括增加医学生人数、招募外国医师、训练医师助理等。苏清泉补充说,也可培养专科护理师,协助住院医师方向。专科护理师受过专业且严谨训练,可协助住院医师部分职务。
针对强制休息引发的初级医生受训时间减少问题,英国研究表示,这并不能成为医生质量下降的理由。研究举例,挪威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实施医生每周48小时工作时间,与其它国家医生相比,这样的工作时长并未导致挪威医生水平处于劣势。
文章反而认为,强制休息工时制度应成为重新设计临床服务和培训制度的催化剂。传统的经验学习模式是,受训医生花费很长时间为患者提供临床服务以获得临床技能和知识,这种传统模式应该由适当监管的服务环境中,咨询医师服务和高质量培训所代替。
国内现实
要把医生从非医疗事务中解脱
在中国内地,维护医师健康,限制劳动时长,上海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首先做出探索。2014年底,在2年连续猝死8位麻醉医师后,分会组织出台《上海市麻醉科医师劳动保护条例(草案)》,试图明确麻醉科医师应有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每次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2小时,每个班次之间至少间隔8小时……
目前尚未清楚该项条例的实施情况。在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王文看来,限制工时的做法很难。他认为减轻医师工作负荷,当务之急是改革医生的评价考核体系。
当前,我国不少三级医院医生担负着医教研三重任务。这些工作没有一样是不需要时间。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师须晋认为,除了医师评价体系,如何将医生从非医疗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把精力用到刀刃上,也是需要关注的命题。
须晋慨叹,在不少国家,医生背后有一个支撑体系:社工、技工、护工。这对于减轻医生非医疗事务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这一系列的改变需要从政府层面着手,如增加医疗投入,建立义工的信用体系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也认为,强制休息是治标之策,改变医生生存状态,根源还是要从医院、政府层面来关心医生。例如,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从机制和体制上,保证医生的合法权益,让医生的付出得到回报。
背景
强制休息是国际常规
美国 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住院医师平均每日睡5小时,工作时间的精力会受影响,发生医疗差错的风险增加五分之一。
1984年,美国一位患儿的死亡被认为与值班住院医师连续工作36小时有关。2003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强制规定,住院医师每周工作不得超过80小时。
英国 为保障初级医生的生命健康权和休息权,2009年8月起,初级医生也开始遵照《欧洲工作时间准则》,每周工作时间从56小时降为48小时。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什么是医生的“生活之道”?清华的风格是什么?这场读书会“有料”
2025-04-29 -
04-262025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让基层医疗强起来
-
new以患者为中心,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聚焦全国“两会”期间医疗健康领域关键议题,邀请多位医疗管理、临床与药学专家,围绕重大疾病防治、老年健康服务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基层医院发展、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共同为医疗行业发展出谋划策。
2025-04-22 -
04-212025
医疗AI的“善”与“恶”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