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SPRINT研究:高血压治疗史上新里程碑

高危患者收缩压降至120 mmHg以下,临床获益显著大于弊端

时间:2017-10-24 09:14:54来源:未知作者:admin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脏科 李勇 阅读: 120247

blob.png

SPRINT研究显示

强化降压获益更大

对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病或慢性肾脏病(CKD)、老年及心血管病高危者,是否应更严格地控制收缩压(SBP)仍未明确。因此,2012年进行的SPRINT研究备受关注。在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科学年会上,该研究主席、美国杜兰大学Paul Whelton教授公布了研究主要结果。

研究显示,在整个研究观察期间,与标准组相比,强化组的主要心血管转归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衰)减少25%(5.2% 与 6.8%),全因死亡率降低27%(3.3%与4.5%)。对于单个终点,同样支持强化降压治疗(图1)。在预定的6个(年龄<75岁或≥75岁、性别、是否非洲裔美国人、有无CKD、有无CVD、不同基线SBP)亚组分析中,均一致显示强化组的临床获益更大。

安全性评估显示,两组的总体严重不良事件率相似(HR 1.04),然而,强化组的低血压、晕厥、电解质紊乱(低血钠和低血钾)及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组。

blob.png


SPRINT研究有何临床意义?

blob.png

降压治疗目标值应进一步降低

近20年来,关于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最佳目标值一直存在争议,在合并冠心病或CKD及高危老年人群中的分歧尤为明显。流行病学数据支持血压水平越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随之降低。

在高血压人群中完成的HOT研究、UKPDS研究及ADVANCE研究,以及在冠心病、卒中后及高危心血管风险人群中完成的EUROPA研究、PROGRESS研究及HOPE研究,均提示将血压水平控制得低一些,心血管临床获益就大一些。

SPRINT研究结果证实,更加严格控制血压水平的确能为高血压患者带来心血管临床获益。特别重要的是,SPRINT研究证实,将SBP从140 mmHg降至120 mmHg以下,对合并心血管病或CKD或≥75岁老年及心血管高危的高血压患者,能够大幅度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达27%,这意味着更加严格血压控制能够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寿命,此外,还能降低高血压所致病残率(心衰发病和住院)。而现代医学的最高目标就是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

并且,SPRINT研究原本预计需要治疗随访5~6年而提前2年终止,强烈提示,对50岁以上的高危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为SBP<120 mmHg可使患者更早更多获益。

因此,为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转归,降压治疗目标值应进一步降至SBP<120 mmHg。


启动或强化降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无需≥140 mmHg

当前欧美及中国高血压指南均明确建议,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至少≥140/90 mmHg;服用降压药物至少2~4周而血压仍≥140/90 mmHg者,则应考虑增加剂量或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SPRINT研究对比预先设定的三组不同基线血压(SBP≤132 mmHg,132~144 mmHg和≥145 mmHg)患者,强化降压与标准降压对心血管转归终点的影响。治疗3年后,三个不同基线亚组均显示,与降压治疗目标值SBP<140 mmHg相比,目标值SBP<120 mmHg能更多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尤其在基线SBP≤132 mmHg组,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更为显著。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即使高危高血压患者SBP已降至约130 mmHg,仍值得进一步强化治疗,至少将SBP进一步降低>10 mmHg,以争取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和延长寿命上有更大临床获益。


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可强化降压治疗

各国现行高血压指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均较宽松(<150/90 mmHg)。然而,积极降压治疗可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SPRINT研究结果显示,在2636例年龄>75岁的高血压患者中,将SBP从140 mmHg降至120 mmHg以下,主要心血管转归终点事件显著降低33%(10.9% 与 7.7%),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32%(8.0%  与5.5%)。这些结果表明,即使是>7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更加强化的降压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加严格的降压目标水平,也能与较低年龄的高血压患者一样,获得相似或更大的临床转归获益。

SPRINT研究结果支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更加强化的降压治疗,以达到更低一些的目标血压水平,如SBP<120 mmHg。


强化降压临床获益大于潜在不良可能

尽管SPRINT研究证实强化降压有更多获益,但仍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研究中强化组与标准组相比,低血压(2.4% 与1.4%),晕厥(2.3% 与1.7%),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发生率(4.1% 与2.5%)明显高于标准组。

晕厥和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衰竭可能与血压显著降低及可逆性肾灌注不良或肾缺血有关,推测可能更多发生在随机分组后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该时期强化组血压从140/78 mmHg迅速降至121/68 mmHg。

尤其注意的是,急性肾损伤或衰竭是CKD发病及加速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低血钠和低血钾则与强化组更多患者使用更大剂量利尿剂直接相关,强化组氯噻酮的使用率显著高于标准组(67%与42%)。

然而,对SPRINT结果进一步分析提示,将SBP降至<120 mmHg,并不加重高血压合并CKD患者肾脏不良转归,而对无CKD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增加可逆性肾损伤的发生。

即使如此,SPRINT研究结果依然证实,将高危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SBP<120 mmHg,临床获益显著大于潜在的不利可能。因此,在强化降压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晕厥、电解质紊乱和肾损伤,需要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尤其对无CKD基础的高危高血压患者更为重要。

SPRINT是高血压治疗史上新的里程碑,将对今后相当时期的抗高血压治疗产生巨大影响。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