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与 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
近年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GER)是IPF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GER与间质性肺疾病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GER是指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包括食管综合征和食管外综合征。临床研究显示,IPF患者GER发生率接近90%,明显高于其他类型IPF患者。且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胆汁酸和胃蛋白酶检出率超过60%,表明非酸性反流在IPF中也非常普遍。
而对于GER与AE-IPF的关联研究发现,部分AE-IPF患者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胃蛋白酶水平高于非急性加重IPF患者,尽管其他研究未证实发现GER在AE-IPF与非AE-IPF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至少说明部分AE-IPF患者存在较高水平GER,提示可能是引起部分患者急性加重的一个诱因。需要注意的是,仅有50%的GER患者出现反流症状,说明隐性GER在IPF患者中发生较高,不能仅从症状来判定该类患者是否存在GER。
抗GER对于IPF的疗效已经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显示,抗反流治疗可能使IPF患者获益。
2015年更新的IPF治疗国际指南中,建议临床医师对IPF患者规律使用抗酸治疗(有条件的推荐),这项建议适用于所有的IPF患者,其以IPF为治疗指征而不是GER。进一步阐明GER与IPF之间的关系,将为IPF的防治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目前有关GER引起IPF的机制研究较匮乏,有学者提出GER致肺损伤假说,来阐释GER促进IPF发生发展的机制:在具有易感倾向的人群中,长期慢性微吸入反流内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等)损伤肺泡上皮,导致组织异常修复,最终引起肺纤维化(图1)。
既往多认为,反流物中的胃酸是胃食管反流相关性肺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研究发现,非酸性反流成分在IPF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对此研究结果显示,胃蛋白酶和多种胆汁酸组分能够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纤维化因子,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和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促进肺纤维化的发病。这提示临床,在IPF患者中进行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应该同时控制酸性和非酸性反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医生诉公安行政不作为
近日,湖南某医院医生江凤林起诉当地公安机关等政府机构“行政不作为”的消息,在医药圈里广为传播。
2020-05-07 -
04-142020
回看中国医疗第一赔偿案
医院承认有错 反悔未获法院支持
-
01-252018
抗生素 一针损失35万
医方以诊疗、用药符合常规,结果会是怎样呢?
-
new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或有严重后果
当前流感爆发,抗菌药物被广泛使用。
2018-01-25
-
有医患纠纷也不能强占病床
2017-07-28 -
福建女童输血染艾 是否属于“无过错输血”?
2016-04-18 -
医疗决策困境 谁来决定放弃?
2016-04-18
-
医生诉公安行政不作为
2020-05-07 -
回看中国医疗第一赔偿案
2020-04-14 -
非患者第三方复印病历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08-17 -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或有严重后果
2018-01-25 -
抗生素 一针损失35万
2018-01-25 -
列了一大堆 话没讲几句 知情同意成了“免责协议”
2019-06-27 -
有医患纠纷也不能强占病床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