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2019
new 转角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血液透析科,由于常年累月的透析,常常让患者的面色像蒙上了一层黑纱,我们都习惯称他们为“黑脸老包”。但是今天,我抬头一看,病床上躺着一个白面小生,眼前一亮的同时,心却为之一痛。因为我知道肯定又一个人被划入透析的行列,他将会经过怎样的心理历程呢?
-
10-102019
new 即使负重前行,吾往矣
我出生在辽宁阜新,爷爷和爸爸都是医生,听爸爸说,爷爷的叔叔也是医生。爷爷在我四岁时就去世了,我对爷爷的印象,基本上都是爸妈跟我描述而来。
-
new 刘波:急诊医生是医生中的“特种兵”
当选择不一样的路,将收获不同的风景。医学专科毕业,在基层艰难就业,自考成人本科,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出国交流学习,成为急诊医学专家……一步步阶梯式上升的背后,是坚持不懈地付出与奋斗,更是不断选择挑战、突破自我的人生哲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急诊科刘波副教授说,“我觉得人生要有挑战性,作为医生,更应该勇攀高峰!急诊医生是医
2019-09-16 -
陈椿:打造“福建标准” 树立行业标杆
“淋巴结清扫不好做?那就按福建标准做,把他们作为标杆!”医生们常说的“福建标准”指的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在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的带领下,学科不仅成为福建省胸外科诊疗的佼佼者,也是国内领先的胸外科诊疗中心之一。“其实每个人都很聪明,只是有些地方没有点破。我把关键技术点破、推广给大家,大家学会后,最终受益的还是患者!”
2019-09-16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七十周年
毛恩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急危重病救治专家。作为长期从事内、外科急危重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的老兵,他不但擅长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而且将目光盯在更多的急危重病人的救治上。明确了瑞金医院急诊科的学科发展方向,明确了2大中心和6大类疾病作为学科重点的救治病种。且在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了Pre-ICU(抢救室)、EICU(重症监护病房)和Post-ICU(重病房)的管理模式,使病人能在最佳时间得到ICU医生的呵护,大大提高了救治成率!
2019-09-16 -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七十周年之际,总结景炳文教授从建国初期参加工作,在党的指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关怀下,成长的过程和努力的成果,向祖国七十周年献礼。
2019-09-16 -
医界丰碑·建国70周年 | 洪昭光:中国智慧 世界高血压防治的引领之路
0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长效小剂量复方降压药,40多年前,它诞生于东郊北京仪器厂的医务室:数学家华罗庚对研究方向进行了点拨;洪昭光埋头苦干一整年调整配方,终获成功;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院士给原卫生部写推荐信,促使0号全面投入生产,推向全国。三剑合璧,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9-09-04 -
李萍萍:成就中西医结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研究
每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她总要接待一些来自内蒙古草原的牧民患者。身边人都知道,她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内蒙古牧民患者的电话。她的相册中,珍藏了许多与牧民们的亲切合影。蓝天白云、碧野千里之间,她站在高头骏马前,挽着牧民的肩膀,笑容如家人团聚般温馨甜蜜。 她,就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原党委书记李萍萍教授。
2019-08-20 -
吴小利:公益事业不能等
“以前,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疾病的‘宽度’,现在要从疾病的‘深度’去思考。”
2019-08-02 -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帮助他人是超越生命意义的事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公益事业走过了第17个年头,他们在公益活动中与基层医生同历练共成长。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