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胆道外科的微创化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腹腔镜、内镜、介入及机器人技术等为基础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胆道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开创了胆道外科的微创化时代。同时微创技术也丰富和完善了胆道疾病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急腹症的快速缓解和病因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胆道微创外科的发展 微创技术的出现和进步源于医生对“以较小的创伤达到治愈疾病,快速康复”的向往。 腹腔镜手术以其
2017-07-14 -
new 凌锋的医学思考
我们知道医学的本质是研究生命,医疗的功能是帮助他人解除病痛。然而,人体是可以分解的,但生命是不可还原的;疾病是可以定义的,但痛苦是不能量化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对医学的解释越来越多远,这也使得医学变得越来复杂。
2017-07-08 -
new 在美国做住院医:魔鬼式训练
前言: 黄鹂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现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内科第二年的住院医生。 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中,她挤时间将自己做住院医期间的一些感受体会写下来。 继“医者父母心”,“生死之外无大事”之后,现推出第三篇“魔鬼式训练”。
2017-07-04 -
在美国做住院医:生死之外无大事
前言:黄鹂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现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内科第二年的住院医生。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中,她挤时间将自己做住院医期间的一些感受体会写下来。
2017-07-04 -
在美国做住院医:医者父母心
前言: 黄鹂博士毕业于上海交大医学院,现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医学院内科第二年的住院医生。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中,她挤时间将自己做住院医期间的一些感受体会写下来。
2017-07-04 -
闽东医院王越:“支持我的孩子也当医生”
6月16日,记者联系上王越时,他正在澳洲进修,忙碌一天的他,加了微信后,直到当地时间晚上9点才有空接受记者的语音采访。
2017-06-20 -
就差200米 两条待救的生命
“没有登顶确实难受,但是以后还有机会。最令我遗憾难过的是,我应该再往上走200米,真的,就差200米,假如我上去了,也许就能救他们。”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护士董丽丽情绪低落,声音低沉,有些颤抖。 原来,董丽丽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错过了抢救两位登山队员的机会。当时,董丽丽刚刚用自备的危重抢救药物和热水挽救了一个已经失去意识的
2017-06-19 -
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在上海召开,2000余眼科医师共谋眼科发展
医师报讯(记者 宗俊琳) 阳光热烈,万木葱茏,正是初夏时。6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开幕式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
2017-06-17 -
培训: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双轮驱动
做好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执业技术水平,是中国医师协会作为行业组织、行业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7-06-17 -
提高人文素养 冰释医患之殇
这些年一件件轰动全国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已使得暴力伤医成为了社会敏感话题。当前法律在预防和治理暴力伤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并没有把医务人员这一职业群体当作一个特殊的群体加以保护,这也是暴力伤医一直存在的因素之一。
201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