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多问一声 茅塞顿开
您是否遇到过一些患者症状,绞尽脑汁、试尽方案也未能找到原因所在?这或许是疑难杂症?又或许这疑难杂症的背后仅是因为少问了患者或家属一句话…… 周末值班,跟我的专培生又很强,原以为事会少点。可常规查房做完没多一会儿就又给叫回了ICU。 “主治,快来,刚收的急诊呼吸机不知道该怎么设!” 一边走一边想,“好小子,第三年的fellow,再半年就毕业了,还敢说设
2017-01-26 -
new 患者的努力扭转局面
科技的进步为疾病治疗带来更有效的手段,然而真正有效的实施并产生疗效,必须是医生、医疗体制(有效的随访体系)、患者及患者家属(良好的家庭看护)的有效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应对这种挑战,医生、患者和其他各方参与者准备好了吗? 介入无望的患者遗憾出院 2008年,我管理重症病房时,认识一位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
2017-01-26 -
new 心理能量需要释放
近年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在唐丽丽主任委员的带领下正逐渐壮大,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患者和家属,抚慰着他们的痛苦,让大爱在医学中绽放。 如何面对死亡? 那是一位30多岁的女患者,到了诊室还没坐稳就哭了出来,哭的很伤心,我一边递给她纸巾,一边安慰她说:“能告诉我情况吗?看我是否能帮你?” 她说:“唐大夫,我知道自己是晚期乳
2017-01-26 -
相逢是首歌
张爷爷是我加入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第一位服务对象。2015年6月,志愿者拿着手工作品进病房时,他主动与我们交流,我们就这样相识了。 这是小麦嘛! 我问:“您原来做什么工作?”他笑呵呵地回答:“我是农民,种庄稼的。”“种什么庄稼?”“种小麦嘛。”我们就这么自然地聊起来。这位农民可不简单,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农学专业,一辈子研究小麦育种
2017-01-26 -
语言 是患者的良药
作为医生,常常会遇到患者的家属背着患者对我说,“大夫,患者不知道病情,看病时千万别告诉他病情啊!”是否应该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呢?在这几十年的从医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不同背景的患者和家属,但我体会到当患者了解真实病情,主动面对现实时,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帮助。也体现了医生帮助患者的真正价值。 珍惜生命 感恩有你 我曾经诊治过一位76岁高龄的膀胱
2017-01-26 -
《读者》依在 读者不再
“那是一位喜欢《读者》的患者朋友,每次来医院住院时,我都会为她买一本《读者》。因为《读者》为她带来快乐、分解忧愁、转移苦痛。”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石汉平教授说。 2011年12月1日下午,石汉平收到患者家属短信:“姐姐于下午14:53心跳停止,她累了,永远睡了!”正与患者家属谈话的石无法控制情绪,急急冲向洗手间……作为主管医生,他深知会有这样一天,
2017-01-26 -
微笑最能打动人心
医院在建设医疗纠纷防御体系过程中,难点与关键点都是“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加深医患相互了解和信任,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沟通解决问题 一次,一位女性患者因肚子疼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医生给她开了检查单,没过多久她回到诊室,说单子有问题,医生说:“那我改一下单子你再去做检查。”这时家属就突然很恼火,吵了起来,闹到院里,医院立刻让我
2017-01-26 -
小医生的大心愿
行医7年余,每每身心疲惫之时,患者和家属一句简单的“谢谢”便足以宽慰我的心灵。看到患者的病灶缩小乃至消失,身体康复,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只愿未来从医路,能够风雨相伴,带给肿瘤患者一片晴朗蓝天! “没好气”的女婿 夜班,一阵敲门声急促的响起。“程医生,不好意思,我妈妈下面又出血了。”那是一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女儿,一脸焦急地看着我。患者阴道不规则
2017-01-26 -
怀孕路上我陪她同行
患者是医生真正的老师。凡是在临床打拼多年的医生,回顾自己成长经历时,都会感到患者给自己带来的启发。是患者献身于我们,让我们熟练技术,增长知识。绝大多数的患者是好的,他们相信我们,感恩我们,也有许多患者成为了我们的朋友。 三次流产的痛苦 初次见面时,她已有两次胎停经历。印象较深的是,我建议她做复发性流产相关的一系列检查,包括宫腔镜等。她问
2017-01-26 -
心会和爱一起走
“罕逢扁鹊再世,幸遇华佗重生。希波克拉底正统,医圣歧伯门庭。大爱仁德古风,诊疗学术求精,才冠杏林起沉疴,喜看天下无病。”这是患者赠予王海涛教授名为《天下无病》的牌匾。 自2015年9月调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并开创肿瘤科、担任科主任以来,王教授诊治了无数位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尤其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乙型肝炎相关肝癌、脑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