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天道酬勤 厚积薄发
人们都说经历是一笔财富,十年的医学人生经历,十年风雨,十年沧桑,十年耕耘,十年收获,人生总是在不断的舍与得中选择、经历、变故和接受。 初到北京 事业起步 十年前我从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来到了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开始了我的泌尿外科医生生涯。我原来一直生活在南方,因此当我真正来到北京时还是发现南北方存在着很多差异,刚开始特别的不适应。慢慢
2016-02-18 -
new 十年踪迹十年心
我的十年,是中国临床肿瘤事业快速发展、融入国际学术领域的十年,也是国际临床研究开展如火如荼、硕果累累的十年。 十年来,吉林省肿瘤医院的科研团队抓住发展机遇,紧跟国内外学科建设步伐,潜心钻研,砥砺前行,开拓了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学科发展重在人才培养,为了满足需求,我们组建了适合自身发展、布局和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十年时间的磨练,我们的年轻
2016-02-18 -
new 小医生和《医师报》
在我心里,《医师报》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呢? 她是老师,教给我以循证医学为证据的临床诊疗规范; 她是良友,带给我最新的肿瘤学临床进展; 她是警示牌,提醒我行医中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种种陷阱; 她是避风港,用她的美妙人文,带给我心灵的慰藉; 《医师报》,我愿与你长相伴! 与《医师报》的初见面 我与《医师报》的缘分要从2008年春天说起。那年,还在临床实
2016-02-18 -
记住哈日敖日布格
20世纪60年代末,珍宝岛军事冲突十分剧烈,时有酿成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我受命配属通讯团奔赴北部边境紧急架设通讯线路,在一个没有人居住过,但有一口苦水井的叫作“哈日敖日布格”的小山口安营扎寨开始施工。那里十分荒凉,除了石头和稀稀落落连牛羊都不吃的“锯齿草”,别无他物。 我以为我再也不会去了。没成想,事隔40多年后,我竟然随着边防医疗队再次来到这个
2016-02-18 -
充满乐趣的追梦生活
我从1982年开始从事医疗卫生工作,那一年我18岁。作为呼吸专科医生,我的职业生涯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一年我获得呼吸内科硕士学位。 让我引以为骄傲的奖项 在22年的呼吸医学职业生涯中,我获得了诸多奖项和荣誉称号。十年前的一次获奖,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授予我首届“中国呼吸医师奖”。纵然没有一分钱的奖金,这也是一项值得我终生
2016-02-18 -
不抛弃 不放弃
十年对于人的一生不算短。 在这流金般的岁月里,我的孩子从小长大,工作负荷也在增加;各种荣誉、磨练和社会责任也纷沓而至。一切都在改变。 然而,对我来说有一样永远不会变,那就是医者仁心。 十年来,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使近万名患者重见光明,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无奈。形形色色的患者让我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缩影,也令我感叹医患只有同仇敌忾才能战
2016-02-18 -
孜孜不倦成就医学梦
《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在我过往近十年的求学、职业生涯中,这一席古语一直警示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在不平坦的医学道路上,一步一步靠近化茧成蝶的梦想。 科研奋发 医院最年轻教授之一 10年前,我结束7年的基层医疗工作经历;从湘雅医学殿堂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在湘雅系统工作。
2016-02-18 -
十年 从医生到医政之路
10年前,我,一个怀揣着外科手术医生梦的男孩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毕业。 我的专业是儿童肝胆外科,怀揣梦想,我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憧憬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但梦想和现实总有差距。我在儿外科学习期间发现,在综合医院,儿科像是一个边缘科室。 几年间,陆续有老师、师兄、师弟离开儿外科,其实这也是全国儿科的缩影。据我了解,目前在医政口工作的管理
2016-02-18 -
科研路上没有免费面包
回顾10年的生活,感觉有一种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生如潮起潮落,时间流逝,岁月如歌。 许多机会是争取来的 2005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助理研究员,2009年聘为副研究员,并有独立的实验室。这段时间独立申请了一些课题,发表了一些文章,也申请了一些专利。 曾经,我一大早开车2小时到加州中部一个农场取猪气管,拿回实验室已是上午10点,做实验一直到夜间12点
2016-02-18 -
此去十载 感念传承
伴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师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医师报》栉风沐雨,奋力前行,转眼间已经十岁。 《医师报》的陪伴 十年风雨坎坷,十年并肩携手,十年奋斗发展,十年传承跨越,昔日破土而出的嫩芽,经历十年的阳光雨露,如今长成,如一株婷婷玉立的兰花,馥郁芬芳。而我,有幸伴随《医师报》共同成长,在迎来从医第20个年头的同时,也迎来了成为结直肠
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