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者日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 / 医者日记
  • new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救治工作仍在忙碌地进行

    2022-12-05
  • new期待中青年专家成为中坚力量

    8月26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王辉副主任医师 从 上海肿瘤研究所所长、仁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刘颖斌教授 手上接过 “改变临床实践的中国原创研究 ·十大中青年研究者 ”

    2022-08-26
  • 07-082022

    new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蔡秀军教授为彭淑牖教授(左一)颁发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荣誉证书和奖杯 医师报讯 (特约通讯员 梁敏怡)“祝贺您获得此殊荣,实至名归!” 7月7日,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彭淑牖教授

  • 儿医检验“三剑客”奋战小汤山

    ​他们是一群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也是与时间赛跑的“幕后英雄”。

    2022-07-07
  • 05-132022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文/宋尔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 世间的命题作文中,最常见也许莫过于“我的父亲”了。但在我的记忆里,自从上小学以来,却从未以“我的父亲”为题写过文章

  • 06-082021

    把老宝贝还给小宝贝

    2021年6月4日 今天,我完成了一台困难的手术。患者肿瘤巨大,辗转多家医院,手术前经过放化疗,但会阴部已被肿瘤侵犯,非常痛苦。 患者的女儿是个海归,非常孝顺,开口闭口称妈妈“宝贝儿”。老人在女儿面前则像个听话的小姑娘,让人想起了生命的轮回:几十年前,年轻的母亲领着刚刚会走路的女儿,开口也是“宝贝儿,往前走”。 所幸,手术一切顺利。我们把“老宝贝儿”还给了“小宝贝儿”,期待他们开始新的生活,远离痛苦,也希望女儿能陪着妈妈一点点幸福地变老。

  • 春节里的“手术小高峰”:窗外的烟火,窗内的无影灯,同样璀璨

    2021 年的春节由于疫情的缘故显得那样的特别,西苑医院肛肠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相应国家的号召,无一例外地留在北京——就地过年。 在这个特别的春节里,肛肠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节“手术

    2021-03-04
  • 坚守“医”线的医学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新春正佳节 , 阖家当团圆,但总有一些人依然坚守在一线,年味,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份职业的责任、一份博爱的情怀、一份无私的奉献及对生命的坚守,他们就是医务工作者。而今年的春节因疫情变的更为特殊,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一部分本可以与家人团聚的医务人员也选择了留守,他们就是医院里的医学生和规培生。 科里的规培住院医师吴阳医生就是其中一员,她是我们学科带头人阎德文主任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也在我院进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她目前正在轮转内分泌科,

    2021-03-04
  • 大年夜一如既往,急诊人一年365天坚守着岗位

    田嘉伟、曹学雷、于涛,三人都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他们,都已是急诊一线的“老兵”了。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们的春节都是在工作岗位上渡过的。 今年,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号召,他们再次选择了就地过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说:“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作为一名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更应当义无反顾,投入防疫、抗疫工作中去。” 田嘉伟 年三十,值班前,田嘉伟通过微信视频问候了家中的父母和妻儿,祝愿家人们新年快乐。田嘉伟的小儿子出生仅3天,妻子还在坐月子中。在新春佳节这样一个重要节日,不能

    2021-03-04
  • 就地过年 驻守康安——东直门医院急诊科的特殊春节

    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人人都期盼着在新春佳节能和家人相聚,诉衷肠,聊家常,然而特殊形势下,今年的春节注定与众不同。本该和家人团聚的节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医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