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08-17 总第80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08-17 总第80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01期

发布时间:2023-08-17

肿瘤

标题导航

助力大湾区肿瘤整合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3-08-17来源:《医师报》作者:融媒体记者 秦苗  阅读: 583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秦苗)8 月 12 ~ 13 日,CACA 指南精读巡讲活动走进珠海市。 本次会议发布“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生物样本”“中国肿瘤整合诊治 技术指南(CACA)-内镜诊疗”两部指南。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指出:生物 样本库是肿瘤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的基础,建立标准化高质量的肿瘤生物样本库是实现肿 瘤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的重点基石。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教授 表示,CACA 指南帮助粤港澳大湾区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 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癌症防治事业再上新台阶。澳门抗癌协会理事长罗光辉教授表示,提 高肿瘤整体诊治水平是重中之重,CACA 指南除了纳入国人研究等珍贵性数据和经验外, 在整合理念指导下,将医学的各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1693138400765.png

    第 49 招:“生物样本”

                                                                                   生物样本 从源抓起

      “生物样本”主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样本整合研究分会前任主委郜恒骏教授介绍, 生物样本库的建设至关重要,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资源并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工程。CACA 指南率 先关注肿瘤医学科技创新源头的核心问题,即高质量生物样本的采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研究使用等全 过程,将为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的规范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 心贾卫华教授指出,生物 样本是肿瘤研究的一把“利 器”,用于癌症的预测, 精准治疗等过程,且贯穿 于肿瘤研究全链条。目前, 中国也实现了由传统生物 样本库到新型生物样本库 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生 物样本库建设符合资源要 求、过程要求、质量管理 体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 工程研究中心张勇教授介 绍,通过多个示例,阐述 已发布和在研的国家标准 相关具体内容,强调未来 需要不断推动生物样本库 领域的高标准落地。 

      生物样本的质量是 科研的先决条件。复旦大 学附属肿瘤医院许蜜蝶教 授指出,在生物样本质量 管理中,明确质量方针和 开展策划是基础,控制质 量影响因素是关键。他通 过示例,介绍了样本采集 收集、样本溯源、制备保 存和检验的相关要点,并 强调内部控制质量、外部 评价质量和权威审查体系 的含义。上海交通大学医 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王伟业 教授指出,鉴于生物样本 的珍贵性,只有“变废为 宝”才能充分利用好它的 价值。他通过组织与血液 样本、尿液中代谢物和菌 群移植治疗的应用案例示 范了“变废为宝”的过程, 强调了收用规范,才能符 合变废为宝的价值。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 院聂勇战教授指出,生物 样本库在医药研发过程中 被称为“试药替身”,可 以制作成多种模型,供研 发者使用。但在实践中需 要合理选择符合需求的活 样本模型,实现巧建活库。 复旦大学杨亚军教授介绍 了与建设肿瘤样本库密切 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 规范和国家标准等相关知 识体系。

   点评:

       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孟安明院士表示,CACA 指南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严格符合 法律、法规,要求按统一的标准收集。未来,如何把生物信息用好,让样本充分的发挥作用,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教授表示,高标准肿瘤样本是我国生命科学创新性研究 与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与保证,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经 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栋院士表示,生物材料的研究离不开生物样本,生 物样本库的建立不仅促进药物的开发,也是创新医疗器械和创新生物产业开发中所必须。

  第 50 招:“内镜诊疗”

                                                           内镜显真凶 控瘤又护生

     “内镜诊疗”主编、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委会主委包郁教授介绍,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发展, 现已覆盖消化道、呼吸道、鼻咽喉、耳鼻喉、泌尿系统及妇科等人体自然腔道。在消化道癌早期筛查 及诊断领域,内镜技术在不断拓展中,尤其是在治疗恶性肿瘤中有着越来越多的临床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蔺蓉教 授指出,消化道肿瘤在我 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 不下,早期消化道肿瘤的 内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病理诊断金标准,能 够实现消化道肿瘤的早诊 早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医院贺舜教授介绍,超声 内镜可以充分发挥内镜和 超声的双重优势,不仅扩 展了光学内镜的视野,也 拓展了内镜治疗的通道, 有助于将内、外科进行有 机整合。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孟 文勃教授介绍,逆行性胰 胆管造影(ERCP)在胆 胰肿瘤疾病诊疗中的应 用, 目 前 以 ERCP 为 基 础的多种胆胰影像学技术 是诊断胆胰恶性疾病的有 力 方 法。 借 助 ERCP 多 项活检技术可以明确诊断 患者是否患有胆胰恶性 肿瘤,但要注意各种良性 胆道狭窄与恶性胆道狭窄 的鉴别诊断。复旦大学附 属肿瘤医院刘建强教授介 绍,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 术在中国率先命名,并且 被不断推广创新。与传统 外科手术相比,内镜超级 微创手术目标从治疗疾病 转变为治愈疾病,注重恢 复如初,在保留器官结构 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去除病 变,不影响生活质量,术 后体表没有任何疤痕。 

    隧道内镜术是为了预 防操作中穿孔而诞生的一 项新的技术,复旦大学附 属中山医院李全林教授介 绍,该内镜是利用黏膜下 层疏松结缔组织建立隧道 可以保留消化道管壁完整 性、预防穿孔、避免消化 道瘘及感染风险。隧道内 镜术由内而外,打破内外 科间壁垒,有助于实现学 科整合,为“整合内镜学” 的发展奠定基础。

  点评: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王立基教授表示,CACA 指南巡讲粤港澳大湾 区专场,不仅体现了同文同种的中国文化和精神,对今后中国抗癌协会与海峡两岸 医药卫生交流协作开启新篇章。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委金震东教授表示,此次 CACA 指南精读巡 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消化内镜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在早期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三 个重要步骤。在技术方面,越来越多的器械应用于内镜手术。通过不断地技术进步, 消化内镜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患者提供了更准确、更深入的治疗手段。

B-p007-N80140-1-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