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染科医生不再受歧视
一直以来,传染病、传染病研究和传染科医生都是被大众所歧视的对象。尽管经历了SARS、H7N9等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中国老百姓还是无法接受“传染病”发生在自己身上。
今年春季,北京的麻疹发病率远超以往,其中超过50%新发麻疹病例是成年人。一名40多岁的患者到我院被确诊为麻疹。接诊医生将其血液标本送到疾控中心检测,并按照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将病例通过网络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则向病患所在社区和其单位通报。第二天患者找到医院,大闹并扬言要投诉,他的理由是: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为什么街道办事处知道了我的情况?而且还在我们楼门口贴了预防麻疹的宣传画?
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考虑,接诊医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向辖区CDC上报传染病是必须的;辖区CDC警示社区麻疹春季流行的消息也是必须的。虽然对于大众而言,预防传染病无疑是重要的,但具体到个人,仍不能全盘接受。普通百姓不敢讲、羞于讲或耻于讲,这恐怕是中国人的一个文化习惯。
在我国,从事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并不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专家那么受欢迎。没有发现传染病是医生失职,及时发现了传染病上报时却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解。现如今只要打开电视,几乎每个电视台的健康节目,谈的都是中风、糖尿病、心脏病,吸引了很多中老年患者。但很少有电视台会把传染病学者请到节目中,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老百姓可以接受心脏病发病率高,但是绝不能接受传染病暴发,不接受传染病可能会造成上百万人死亡的事实,不相信也不会接受我们的幸福生活会受到传染疾病的困扰。
研究传染病的临床医生常常成为被歧视的对象。像SARS一样,当某一类传染病暴发,并且医护人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传染病才会得到重视,医护人员也才会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传染病过后,医患之间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
希望媒体理性宣传,正确引导大众,了解传染病,尊重传染病医生。尊重医生,也是尊重生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循证筑基 中西合璧 络病理论点亮慢病管理新方向
结合最新共识与循证证据指出,中西医协同干预通过“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独特优势,正逐步填补单一治疗模式的空白,为破解临床未满足需求提供了创新思路。
2025-07-01 -
new中西医融合标准研究开新局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6-25 -
new《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25版)》:九年革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案再细化!
2025-06-18 -
new填补西医治疗空白 络病理论为心血管疾病提供中西医结合新解法
2025-06-17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