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梅花万古香
追忆我的恩师Jimmie Holland
新年前夕,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跨年的喜悦中时,我从IPOS委员会得知了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心理社会肿瘤学之母Jimmie Holland在平安夜的晚宴中与世长辞,当时她深爱的六个孩子和五个孙子孙女全部陪在她身边”。令人非常欣慰的是,她在家人的陪伴下,她的离开没有恐惧、没有痛苦。但从此这位曾经是我事业的灯塔、人生导师、心灵的朋友,被全球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亲切称为“Grandma”的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回忆过往,她给我留下的温暖记忆依旧历历在目。2005年我有幸在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正是她所在的精神与行为医学科进修,与她和她领导的团队一同工作。在学习上,她为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她亲自介绍她的许多病人和我认识并参与到他们的谈话中去,并告诉她们说慢点儿,尽量保证我能跟上并听明白。在生活中如遇上下雨天她会告诉我,她那里有多余的雨伞,我如果没有带伞一定要告诉她。还会问我如何与家人联系,会不会想孩子等问题,让我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心里不再感到孤独。
有一次,她拿着自己编写的《The Human side of Cancer》走到我的面前说:“丽丽,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吧,我相信中国的患者和家属需要这样的书”,于是《癌症人性的一面》这本书问世了。当我告诉她在中国发展心理社会肿瘤学有很多文化、观念、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她就风趣而坚定地说:“丽丽,我自己有六个孩子,我都能发展这门学科,你才有一个孩子,你一定行的”!每一次讨论会她都会特别地问我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想表达,她一定不会忘记我的存在,并很愿意听到我的想法。
她非常愿意帮助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心理社会肿瘤学,无论是非洲、印度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每次国际大会哪怕这些国家只有一个代表出席,她都会与他们深入交谈,问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她会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在一次国际大会期间,她递给我三本厚重的、当时新出版的《Psycho-Oncology》教材,让我带回国内并赠送给三个不同的中国图书馆收藏,她希望感兴趣的学者们能尽快用到这本书。
她从来不会让人有拘束感,更像是邻家奶奶,会给你非常贴心的问候和关心,但只要你和她谈到专业,你就会感到她的睿智和强大,她平凡中的伟大和她对医学的贡献。她的事业将会继续下去,她温暖的人性以及对学科发展的呼吁,她对我们协会的支持,她让所有国家在这一领域共同发展的决心,滋养了我们和那些还没有心理社会肿瘤协会或者缺少资源的国家,她给医学界的所有人上了宝贵的一课。她的科学论文、她编写的教科书以及其他书籍都拥有巨大的读者群体,这些都是她留给我们的遗产,而我们有责任把这些有价值的馈赠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在全世界发展和传播。
2006年,我代表刚刚筹备成立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邀请她来中国指导,当年78岁的她欣然答应,她努力去理解中国的国情、文化和医疗体制的实际情况,她的到来加速了协会成立的步伐。我从她身上学到很多,她的面对面指导、她的临床、她的演讲、有她参与的各种研讨会、她的书籍,和她的私人会面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心理社会肿瘤学诞生的那一刻,Jimmie就像我们的灯塔,我们在她的光芒指引下,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开始发展心理社会肿瘤学服务,维护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权利,使之获得恰当的心理社会服务。在这一领域,她在科研、教学和临床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Jimmie的去世是我们的巨大损失,但我们要对她一生的成就和她留给我们的馈赠感到骄傲。她的精神、她的能量、她的爱和动力将会在我的工作中继续存在,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令人难以置信的女人,如此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如此的能量,如此强大的说服力,相信她对推动全球社会心理照护的热情将继续鼓舞我自己和心理社会肿瘤学专业人士。刚刚过去的一年,2017年10月,我计划去纽约,走之前给她写信,希望在纽约能够再次见到她,她很快回复我并欢迎我去纽约看她,犹如心灵感应一般,我如约而至。她还是那么的慈祥、在她所在系的大门口迎接和拥抱我,她还是像那个邻家奶奶见到孩子们一样快乐,同样谈起话来还是那么睿智而率真,直到我回国还在用邮件和我讨论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还在帮助我。她是一个传奇,她是印在我心中的美丽符号,她将永远是我的向导!
最后我想说:“Jimmie,您像一位天使,带着爱而来,带着爱而去,我非常幸运今生能认识您,并跟随您在中国发展心理社会肿瘤学。您的精神永存!祝愿您在天堂幸福,永远爱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如“悦”而至 中国“达”案,鼻部疾病靶向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于成都举办
2025-05-19 -
new院内外同治 多学科协同控糖,国际前沿新技术iCGM助力糖尿病管理
2025-05-19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