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这5个乳腺的“小常识”,骗了女人很多年……

时间:2022-07-07 08:53:11来源:未知作者: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阅读: 106369

       饭吃不下、水喝不下,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整天摸着胸口叹息……

       原本活泼最爱凑热闹的母上大人,这两天跟变了个人似的,愁眉不展、一言不发,脑门上就刻着“我不太好”“我有心事”,但问她发生了什么又不肯说。

 

从前的她

image.png

现在的她

image.png

直到我不小心翻到了她的体检报告,才知道,她查出来——

 

乳腺结节,BI-RADS 3类

     “我才拿到体检报告,这几天就在网上看到女星因乳腺癌遗憾离世,李阿姨也是因为这个癌在化疗,头发都掉光了,你说我是不是离癌症、离嗝屁不远了,我还没看到你结婚生娃……”

image.png

       在我的追问下,母上大人含泪说道。

       为了搞清楚“BI-RADS 3类”,我麻溜儿地请教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专家,原来是这样……

“BI-RADS 3类”到底啥意思?

距离乳腺癌有多远?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在每年常规体检时,体检报告上都有会四个大字——

乳腺结节

        同时,乳腺超声检查单上经常会出现一个BI-RADS分级,很多人云里雾里看不懂。

image.png

       BI-RADS分级主要从形态、方位、边缘、内部回声、后方特征、与周围组织关系、钙化等几方面描述乳腺肿物,对其危险度进行评分,分为0-6级。

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BI-RADS分级标准

1级:阴性

       无异常所见,如有发现乳内、腋前正常形态淋巴结,也属于这一类。

       建议常规体检,每年1次。

2级:良性病变

       可以基本排除恶性,如单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乳腺植入物、稳定的外科手术后改变和连续超声检查无变化的纤维腺瘤等。

       如果把乳腺比作一串葡萄,乳腺囊肿就像里面有一颗葡萄全是葡萄汁,没有果肉了。

       这些情况问题不大,建议定期随访,每6个月至1年1次。

3级:良性可能大

       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率一般<2%,如边缘界限清楚、椭圆形且呈水平方位生长的实质性肿块,最有可能的是纤维腺瘤和簇状小囊肿等。

       乳腺纤维腺瘤相当于发现一颗葡萄里面失去了原本的正常结构,只有干了的果肉了。

       建议短期随访,每3-6月一次,2年随访无变化可降为2类。

image.png

4级:可疑恶性

       相当于已经发现有一颗葡萄坏掉了。

       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4A:低度可疑恶性(≥2%-≤10%)

       也就是说,这个结节有点轻微的怀疑,需要进一步检查证明它是不是好结节。

       病理报告结果一般为非恶性,在获得良性的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后应进行6个月或常规的随访。

4B:中度可能恶性的病灶(>10%至≤50%)

       需活检明确病理性质,综合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结果,如为部分界限清楚部分界限不清的纤维腺瘤或脂肪坏死可进行随访,但乳头状瘤则可能需要切除活检。

4C:恶性可能较大(>50%至≤95%)

       但不像5级那样典型的恶性,如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实质性肿块或新出现的簇状细小多形性钙化,该级病灶很可能会是恶性的结果。

image.png

5级:高度可疑恶性

       超声有特征性的异常征象,恶性的危险性大于95%,应开始进行确定性治疗。

6类:活检证实为恶性

       已经过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恶性,但还未进行治疗的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BI-RADS4级,可能就是恶性病变的分水岭了。

       所以,无论是4A还是4B、4C,看到4级,直接乳腺科挂号!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交给医生,听从安排就好。

就诊指引

       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菜单栏点击【就诊服务】→【门诊服务】→【预约挂号】→【红荔/福强院区】→【乳腺科】

image.png

image.png

除了4级,下面几种情况也需要做活检,给结节定定性:

       对于部分乳腺结节BI-RADS3级的患者,如果年龄>40岁,结合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穿刺活检。

       乳房结节如果出现短期增大明显,或处于哺乳、孕期等特殊时期,建议活检以明确性质。

       结节的边界粗糙、形态不规则或者出现钙化,或出现局部皮肤改变、疼痛时,需要活检。

 

乳腺癌

       让很多女性都闻之色变

       但其实很多人都对它有

       认知误区

image.png

这5个关于乳腺癌的“小常识”

骗了女人很多年!

谣言1 平胸的妹纸,不容易得乳腺癌

       坊间传言,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

       事实上,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

       所有的乳腺癌都发生在导管或小叶的细胞中,这与乳房大小无关。乳房的大小通常与脂肪和纤维组织的比例有关。

       所以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谣言2 乳腺癌是上了年纪人的“专利”

       有一说一,乳腺癌的确在绝经后妇女中更为常见。

       但是,乳腺癌会影响到任何年龄的人,概率小不代表完全不会得。

       近些年,40岁以下人群的乳腺癌发病率在持续增加,这意味着年轻女性更需要注意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

image.png

谣言3 摸出来肿块、会痛,才是乳腺癌

        其实,乳腺癌是一个潜伏高手,早期往往不痛不痒,所以更需要按时体检,留心观察。

        大约10%的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没有肿块、疼痛或其他乳房问题的迹象;而在检测到的肿块中,80%至85%是良性的,他们往往是囊肿或纤维瘤。

        所以,有没有肿块并不能作为乳腺癌的判断标准。有任何肿块或乳房症状,都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image.png

这些症状包括——

乳房或乳头形态改变

乳房肿块或腋下区增厚

乳房疼痛或乳头触痛

乳房大小或形状的变化

乳头或皮肤向内翻转

乳房、乳晕或乳头的鳞状、红色或肿胀的皮肤,可能有类似橘皮的隆起或“酒窝状”的凹陷

乳头溢液

谣言4 内衣没选好,会增加患癌症风险

有些人认为,内衣钢圈阻碍了充满毒素的淋巴液从乳房流出。

然而,没有研究和临床数据表明,普通的或铁丝的内衣会导致乳腺癌。

谣言5 乳房钼靶检查会引起乳腺癌

定期乳房钼靶检查不能防止或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只能发现已经存在的乳腺癌,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减少乳腺癌患者的死亡。

与早发现的优点相比,钼靶检查辐射造成的危害是微不足道的。

乳腺检查小贴士——

       20岁~35岁的女性:做超声检查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做钼靶检查或核磁;

       35岁~40岁的女性:也是建议首选做超声,超声如果发现异常,可加做钼靶检查;

       40岁~65岁的女性:做钼靶检查。想查得更仔细一些的,专家建议可以选择钼靶检查+超声这对黄金组合。

如果能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乳腺癌预后一般都很好

比其他任何一种癌症的幸存者都多!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筛查

早发现才能早治疗!

更何况,还有免费的两癌筛查

姐妹们动起来!

深圳35-65岁的常住女性,无论是不是深圳户籍,每2年可接受1次免费乳腺癌筛查,前往各区级妇幼保健院及已开展乳腺癌筛查的社康即可。


责任编辑:王凤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