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直击进博
当前位置:首页/ 2022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师报》直击进博/详情

关注儿童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暨思福妥儿科适应症上市会在进博会举行

时间:2022-11-07 09:48:48来源:进博会作者: 阅读: 76748


news_11060672.png


11月6日,为了积极应对我国儿童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面临的挑战,改善儿童cIAI的诊疗格局, 以“与福童行,共御耐药”为主题的关注儿童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暨思福妥儿科适应症上市会在本届进博会上召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刘春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曹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张育才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以及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医院急症事业部总经理李进晖女士等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在会上同步举行的圆桌访谈环节,围绕我国儿童复杂性腹腔内感染现状、挑战和诊疗新选择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news_110606389.png


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医院急症事业部总经理李进晖女士与会并表示:“面对细菌耐药的巨大挑战,如何进一步将规范化的感染管理贯穿 cIAI患者治疗全程,将是抗感染治疗领域的重中之重。辉瑞抗感染事业部一直在科学应用抗生素领域与医疗界专家紧密合作,寻求创新突破。我们将秉承‘科学致胜’的理念,加速引进全球范围内抗感染领域的新型药物,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助力解决国内抗生素耐药等问题;同时,我们将继续发挥在抗感染药物研发方面的深厚经验,一如既往地与广大临床医生共同抗击感染、遏制细菌耐药。”

作为全新一代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思福妥®儿童适应症于今年10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3月龄及以上 cIAI患儿, 为儿童cIAI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儿童cIAI耐药菌检出率持续增加


news_110606739.png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指感染由原发空腔脏器扩展至腹腔,导致继发性或第三型腹膜炎,可合并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cIAI包括多种疾病,主要有胃十二指肠穿孔,外伤性小肠结肠破裂,非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阑尾炎穿孔引起的化脓性腹膜炎或阑尾周围脓肿,胆囊炎并发穿孔或脓肿,腹腔脓肿,腹部手术后腹腔内感染等。其中儿童社区获得性cIAI中复杂阑尾炎的占比较高。近几年,我国cIAI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重症率可达14.2%,死亡率则高达40.8%,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刘春峰教授指出。


news_1106061011.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曹清教授谈到:“儿童 cIAI 的主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儿童cIAI常见G-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形势严峻,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史是儿童碳青霉烯耐药 (CRE) 定植或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林碧玉, 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96-101.],  2015年中国CRE网络调查结果显示,CRE感染总体住院死亡率为33.5%,CRE感染患儿较碳青霉烯敏感(CSE)感染者30天死亡风险增加近6倍;特殊人群CRE感染的病死率更高,针对血液病患者(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继发CRKP血流感染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血液病患者继发CRKP血流感染28天病死率77.3%。”

相较于成人,儿童cIAI抗感染治疗不仅要综合考虑可能病原菌及耐药菌感染风险等多种因素,还要参考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兼顾患儿的肝肾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面对日益突出的耐药挑战,以及儿童 cIAI抗感染的安全考虑,新型抗生素的临床需求迫在眉睫。


新型抗生素填补儿童 cIAI抗感染未满足临床需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教授提到:“儿科是研究儿童健康的科学学系;服务的对象0-18岁的儿童,属于特殊人群,因为与成人相比较,儿童期两个特点: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脏器发育及其功能、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此外,儿童期的疾病谱、发病率及其用药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差别越大!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变化对药物在体内的处置有很大影响。同一药物在儿童人群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不仅与成人有差异,而且在儿童期各年龄阶段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有些药物用于儿童人群时,需要分年龄段选择适宜的剂型,需要考量药物与儿童患者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等。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可抑制大部分β-内酰胺酶,并有效覆盖cIAI常见革兰阴性致病菌及碳青霉烯耐药菌。儿童复杂性腹腔感染适应症的获批,为儿科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选择,为儿童患者带来了希望,也有助于改善耐药现状。希望多学科协作,合理使用,延长临床应用寿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张育才教授表示:“儿童cIAI病情重,进展快,耐药菌感染高,病死率高,加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顾虑,导致目前对于儿童碳青霉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治疗选择十分有限,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儿童适应症的上市,给我们临床医生应对儿童碳青霉烯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带来了更充分的信心,帮助儿童cIAI患者抵御耐药菌,护佑儿童健康。”

2022年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发布的针对阴性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指南中,推荐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用于成人及儿童患者的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以及难治性铜绿假单胞菌(DTR-PA)所致感染的治疗。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多款重磅肿瘤产品亮相世博 助力患者高质量生存与生活

    11月8日,辉瑞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了“科学致胜,新辉璀璨”辉瑞肿瘤新管线畅想圆桌会及辉瑞泌尿血液新产品预告仪式。期间,与会嘉宾就辉瑞的创新产品与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等领域的临床治疗需求展开深入探讨,并殷切盼望辉瑞肿瘤领域的多款重磅创新产品如双重机制PARP抑制剂Talazoparib和全球同步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Elranatamab能早日帮助中国患者对抗最难治的肿瘤疾病,延续患者的生命。 本次圆桌会通过线下及线上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胡夕春教授,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王怡亲与辉瑞(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华共同参加。 “科学致胜,新辉璀璨”辉瑞肿瘤新管线畅想圆桌会嘉宾合影 “以科学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辉瑞肿瘤始终为攻克难治的癌症而不懈努力。秉承‘为患者带来改变其生活的突破创新’的使命,我们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创新和战略合作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将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带给亟需的中国患者,共同推进肿瘤医疗解决方案的不断优化。” 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辉瑞已有多款创新肿瘤药物通过进博会加速引进。今年我们带来两款全球同步的创新在研产品,针对相应领域的临床需求,我们希望借助进博会平台的溢出效应,助力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资源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让更多中国患者享受到国际领先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最大化治疗获益。” 新辉璀璨 多款重磅肿瘤产品亮相世博 辉瑞本次带来了两款

    2022-11-09
  • new聚势同行 多维举措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11月8日,在第五届进博会上,辉瑞肿瘤以“科学致胜 共克癌症”为主题启动“创新管理 关爱升级”肿瘤患者创新管理关爱活动,续写创新、合作、承诺的进博故事。活动涵盖多层次创新准入项目“光速合作 共克癌症”“科学创新,肺凡守护”、乳腺癌患者管理生态圈建立等三大项目,多维度创新合作,进一步践行辉瑞肿瘤深耕中国、关爱患者的承诺,促进肿瘤创新药物和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可及性、公平性,提升肿瘤全方位、全周期管理与服务。 “在辉瑞,我们始终不断探索突破性的科学创新,以期为患者群体带来切实改善其生命质量的重大改变。三十余年来,我们通过辉瑞的广阔平台,一直努力将全球前沿的创新产品引入中国。” 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表示,“辉瑞拥有业界领先的肿瘤产品组合,患者关爱也是辉瑞的关注重点。此次辉瑞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带来了患者创新管理关爱系列活动,积极响应中国肿瘤慢病化管理号召,致力为患者提供涵盖全治疗周期的管理和服务。未来我们将不遗余力为满足中国肿瘤患者亟待满足的需求而奋进,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的实现。” 助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药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辉瑞积极响应建立以国家医保为基础的肿瘤特药领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同时,携手全国肿瘤医疗专家,跨领域合作伙伴,通过多元的模式,聚焦改善肿瘤患者用药负担及医药生态前景的创新方案。 在“光速合作 共克癌症”创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上,与会嘉宾承诺长期致力于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建设,促进创新药物及优质治疗方案通过多方共付服务、互联网医疗、民营医院网络等多渠道惠及

    2022-11-09
  • new科学引领创新 加速中国与全球同步研发进程

    11月8日,以“光速创新助患者 质量诚信守健康”为主题的辉瑞研发高端论坛在第五届进博会举行。作为一家以科学为基础、创新的、以患者为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今年辉瑞秉持“科学致胜”的理念,携转型成绩单再征进博,向业内外展示辉瑞的创新与研发动态,促进行业合作交流,为中国创新医药生态圈的建设增添新动能。 科学致胜 持续加码研发创新 创新研发是辉瑞实现目标的核心。截至2022年11月,辉瑞全球共有112个在临床阶段进行中的研究项目,涵盖临床Ⅰ期到注册申报,涉及肿瘤、疫苗、内科和抗感染、炎症和免疫、罕见病等领域,这无疑是改变全球患者包括中国患者生活的112个潜在机会。 作为在华跨国制药公司中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辉瑞中国研发中心经过17年的发展,已成为辉瑞全球重要的研发枢纽,为全球产品线的开发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 为了加大、加快在中国的投资,加速新药的上市,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提出了“两个80%目标”:即到2022年底,实现中国参加80%的全球早期以及关键三期临床试验,其中80%的项目做到同期申报。 “‘两个80%’”目标是希望中国能通过全面同期地参与辉瑞全球研发管线产品的各项研究,尤其是早期的临床研究项目,实现全球创新药在中国同步递交并尽早上市。目前‘两个80%目标’已基本达成,2021年11月至今,辉瑞获批的新产品和新适应症达到11个,多为患者急需、填补临床治疗空白的创新产品。” 辉瑞(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华谈道,“随着‘两个80%目标’的阶段性达成,预期在2022年至2025年期间,计划在中国申报上市的注册申请中有76%的临床试验是全球同步研发项目;同时中国上市申请的时间与全球首次上市

    2022-11-09
  • new四十年汇涓流而成大海,东方智慧引领血液学新时代潮头——中国首部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进博会期间正式公映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近日在上海盛大开幕。此次展会期间,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武田中国联合策划,南方周末提供媒体战略支持的全国首部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创新攻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正式公映。作为我国首部血液学大型医学人文纪录片,《创新攻坚——中国血液学发展史》深度聚焦血液肿瘤、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疾病研究,详实记录了中国血液学四十年来的创新发展历程,由近20位中国血液学领域顶级专家参与讲述,一幅由东方智慧书就的长卷向全球铺展开来。 · 吴德沛教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接轨世界到勇立潮头,中国血液学科的建设凝结了几代血液学研究者的心血。经过四十年来的耕耘和探索,我国血液学在研究和诊疗方面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通过系统地回顾中国血液学的发展历程,致敬血液先驱,镌刻学科荣誉,将希望的火种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全面推动中国血液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柳莺女士 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在我国血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留存了很多历史资料及人文事迹,弥足珍贵,能够将血液学先辈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年轻医生了解这份历史,为中国血液学的人文建设增砖添瓦,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同时我们也希望公众能够通过这部纪录片更加了解和关注血液疾病患者,唤醒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为血液学未来的发展凝聚力量。” 自第一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已有众多前沿科技与学术成果通过进博会从中国走向世界。2020年第三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