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巩义市总医院医共体“家文化”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实践

时间:2025-01-02 10:48:35来源:医师报作者:白鹏 阅读: 107814

 要:本文探讨了巩义市总医院在构建医共体“家文化”方面的实践,分析了如何通过五个维度(发展之家、温暖之家、精神之家、公益之家、清廉之家)增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宣传管理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巩义市总医院通过统一标识系统、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开设院长微信“码上办”、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等措施,营造了浓厚的“家文化”氛围。同时,医院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家文化”内涵,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公益活动、塑造清廉典范等方式,实现了医院管理、服务和文化的全面提升。成效方面,医院通过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医共体、家文化、人文关怀、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文化宣传管理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核心竞争力之一。巩义市总医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下辖3家市级医院、19家乡镇(社区)卫生院、310家村卫生室,在医共体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体系建设,以“少跑一次”为抓手,把“患者满意”和“员工幸福”作为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服务流程,加强人文关怀,构建以“家”感动人、以“家”留住人、以“家”成就人的医院“家文化”。本文将详细探讨巩义市总医院在构建医共体“家文化”方面的实践,并分析其成效。

二、构建医共体“家文化”的五个维度

(一)在环境中感染,打造“发展之家”

1.构建“以人为本”医院文化体系。统一医共体成员单位标识系统和文化视觉系统,打造以巩义市人民医院为中心、辐射东西南北的四个急救站,统一文字、图形、色彩,方便患者职工识别,大到户外标识,小到课件信笺纸,都体现出人文巩医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

2.进一步拓展宣传载体和宣传队伍建设,在网站、宣传栏、信息公开栏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建设总医院公众号,成立涵盖县乡村通讯员队伍,通过演播室、广播站、视频号、抖音号和钉钉群载体建设,全方位、扁平化、高时效地快速传递与交互信息。建立信息收集的反馈机制,在各方面、各层面抓典型、树标杆,创新并整合宣传资源平台,利用公众号、院内广播、信息发布屏、展板等多角度、多形式传播与弘扬具有巩医气质的“精、气、神”。

3.组建各类攻坚专班、竞赛比武、文体活动等,让每名职工出彩;利用公众号、文化长廊等宣传老专家、技术骨干的担当创新、无私奉献精神;每季度选树一批“服务之星”,激发为民情怀,引导全院职工树立讲人文、讲团结、讲敬业、讲奉献的“家”精神,实现学科腾飞、科研突破和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在活动中升华,打造“温暖之家”

系统开展集基础性的人文教育、针对性的形势教育、规范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性的技能规范教育、示范性的典型事迹教育、主题性的专项教育等六大核心内容为一体的职工综合素质教育。如结合“主题教育”和河南省卫健委“便民就医少跑腿”,开展“看病不求人 就诊更舒心”活动。围绕“国考指标”,开展“让数据说话”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

“党政引导、群团共建、集结兴趣、自主管理、全员参与”的思想指导下,医院多措并举加强对职工的身心关爱,让家文化入眼、入耳、入心,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医院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通过职工“金点子”征集,职代会等多渠道畅通民意民声。改造职工公寓,修建职工之家、健身房、打造书吧,开办职工子女托育班等等,改善职工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持续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婚、丧、嫁、娶、病”第一时间到职工面前。针对新职工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发挥导师技术带教、人生指导作用。开展拔河、跳绳、登山比赛、合唱等文体活动,陶冶情操、拓展思维、保持活力。春节等传统节日以及5.12护士节,8.19医师节等职业节日开展走访慰问、庆祝活动,提升职业价值感、荣誉感。

(三)在作品中固化,打造“精神之家”

在医共体的发展历程中,紧密结合重点节日、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精心策划并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巩医特色的文化产品。每周,通过《巩义市总医院 一周要闻》这一新闻视频节目,及时总结并播报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动态。自创改编多首歌曲,如《我是新时代的巩医人》、《巩医版 成都——人文巩义》、《“医”身正气话清廉》快板书以及《我们的答案——疫情一线》,这些作品不仅旋律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医院文化。印制了《跨越》、《医改纪实》以及米河卫生院抗洪救灾纪实画册《抗洪救灾 你我同行》等,生动记录了医疗改革的奋斗历程。精心策划制作了2018—2024年《巩医大事记》、《便民就医少跑腿》系列视频,以及《医改潮起共同体》、《70周年》等专题片,并完成了《70年院志》的编纂工作。这些画册和视频的发布,不仅向职工传递了医院的文化价值,也向社会大众展示了医院的精神风貌。制作了《百病科普》系列健康宣教视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投放到村卫生室、卫生院,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普及健康知识。

(四)在实践中沉淀,打造“公益之家”

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强化科室“家文化”落地,多手段、多层次建设营造员工爱院如家、病人到院如家的文化氛围。深入开展“让患者少跑一次腿”“看病不求人 就诊更舒心”主题活动,推出16条便民、惠民、利民措施,打通群众看病就医流程中的堵点,形成了“人文”服务品牌。整合多项非临床业务,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一揽子解决患者就医非临床业务服务;建设智慧医院,“让信息多跑腿 患者少跑腿”有效解决群众多跑路等急难愁盼问题;推出MDT多学科会诊、“一次挂号管3天”服务;倡导“药房延迟30分钟下班”,有效解决患者拿不上药的问题;开设24小时爱心餐厅,满足职工患者随时就餐需要;实现磁共振、CT等检查精准预约和日清制;搭建影像、心电云平台,检查结果实现县域内互认共享;增加“慢病快办”、医护到家、家庭病床、中药代煎、病历邮寄到家服务,多种途径方便患者就医。实行一站式“入出院病区结算”,开展无陪护病房、日间手术、日间放化疗中心、睡眠中心等资源节约型服务,创新提供有效、安全、便捷、经济的诊断治疗模式。

践行公益服务社会,围绕“一老一小”,在总医院内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妇幼保健体系和医养结合“全链式”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和孕产妇、婴幼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

连续举办14届健康文化节,开展百村行动、百病科普、百医培训的“三百行动”,组建“义诊团”,走进校园、乡村、养老机构、社区,每年开展便民惠民志愿服务活动280余次,受益人群百余万人次,充分彰显了医院公益性。

(五)在典范中塑造,打造“清廉之家”

从平凡中发掘典范,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镜,激发了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鸣与热情。医生席长青等院内先进典型,他们以小处方传递大医德,成为弘扬巩医精神的鲜活教材在典范的引领下,以实际行动构筑“清廉之家”,让廉洁之风在医院蔚然成风。

强化监督,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医院管理,创新开设“‘未病’预防、‘医’身正气”门诊,针对医院采购、招标等关键环节,实施精准预防,开具特色“六廉处方”,提高医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实现了“防未病”的目的。

开设了覆盖总医院22家成员单位的院长微信“码上办”,由医院书记亲自管理,搭建起患者、家属、职工及供应商与医院的沟通桥梁。自2019年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响应群众反馈3426人次,其中褒奖赞誉医务人员1988人次,处理各类投诉、求助、建议等事件1438起,下发整改通知书127份,优化改进工作流程58个。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更彰显了医院对群众诉求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回应。

三、成效

通过以上举措,巩义市县域内医疗环境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巩义市县域内就诊率由2020年的97.19%提升至2023年的99.99%,彰显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图3-1)。乡镇(社区)卫生院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升级中,达到基本标准医疗机构由2020年6家上升至2023年18家;达到推荐标准由2020年3家到2023年的8家;达到社区医院标准2023年6家(图3-2)。医共体牵头医院巩义市人民医院创建成三级综合医院。患者满意度也实现了稳步增长,由2020年的86.38%上升至2023年的92.72%,这一提升反映了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优化和患者体验的持续改善。同时,职工满意度,从2020年的89.89%增长到2023年的93.12%,表明医院内部管理和职工关怀取得了积极成效,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图3-3)。

图片3.png

总之,巩义市总医院在医共体建设中,通过构建“家文化”,实现了医院文化的深度统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五个维度的实践探索,医院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员工幸福感增强,品牌影响力提升,清廉文化深入人心。未来,巩义市总医院将继续努力打造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引领医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文作者:巩义市总医院(人民医院)白鹏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