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患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患故事/详情

推开沈兵记忆盒子,细品医患的温情脉络| 医患故事

时间:2025-02-11 13:23:06来源:医师报作者:湘雪 黄晶 阅读: 78323

因为患者,他立志成为治愈患者而生的医者。

因为患者,他深刻体会到,医患关系并非紧张的伪命题,只要真心对待患者,他们定会铭记于心;

仍是因为患者,他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坚持从事临床工作,只为更好地服务好患者。

作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故事不胜枚举,2024年12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沈兵打开记忆盒子时,讲述了这几个记忆深刻敬佑生命的动人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207174420_17829_17904.png

沈兵院长

目睹悲剧

立志做治愈患者而生的医者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像医学这般,与被服务者的疾苦和幸福紧密相连。

沈兵院长对医疗事业的执着,就萌芽于少年时代。因目睹父亲好友患肠道肿瘤救治无果,十岁出头的他便立下从医的远大志向,高考志愿清一色填下医学专业,自此与医结缘。

聊起小时候做医生的梦想,沈兵院长分享了当时的情况:“小时候,老师常常会询问我们未来的职业方向,自己也会思考这些问题。我父亲一位关系要好的朋友,我一直称他为叔叔,叔叔年纪尚轻,却不幸患上了肠道肿瘤,那时候的技术条件相对较差,整个救治过程充满坎坷,最终的结局也令人遗憾。”

这件事给叔叔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在叔叔的葬礼上,他的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用童言稚语说“爸爸睡着了”,小小年纪就要承受痛失父亲的沉重打击,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沈兵,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去救治更多的人。

高考志愿填报时,沈兵所有的选择无一例外都与医学相关,原本有一个保送的名额,但并非他心之所向,他选择了放弃。

“我觉得,为了学医而做这样的抉择,正是源于内心的执着。所以,我一直认为,能够将自己所喜爱或者立志要从事的事情,转变为一生的事业,乃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沈兵说道。

只要真心对待患者

他们都会铭记于心

医生常言,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假如没有患者的配合,书本知识难以转化为切实的临床知识。有这样一位患者,让沈兵院长领悟到“医患关系紧张某种程度上是个伪命题”。

沈兵讲述了自己在泌尿科做住院医生时的经历,有一位令他印象极为深刻的患者,在影像医学领域造诣深厚的老先生。在老先生住院期间,他忙活了大半个晚上,帮老先生解决了严重的便秘问题。

“那时候我只是一名小医生,老先生并非我的床位患者,只因我值班,全病房的患者都得管,所以就为老先生处理了便秘问题。原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然而老先生在出院前,很庄重地找到我,送了我一本他主编的学术书籍,并称赞我身上有年轻人应有的模样。”沈兵院长表示,这件事让他深刻体会到,医患关系紧张某种程度上是个伪命题,只要真心对待患者,他们都会铭记于心。然而,随着医疗节奏的加快,医生分配给患者的交流时间的减少,这也是令他觉得遗憾之处。他深知,诊疗技术的进步固然重要,但患者同样需要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在技术与情感的双重关怀下,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希望所有的医生能够将这块补上。

管理临床

“相伴” 做能给予患者帮助的人

在医院管理的纷繁事务中,沈兵院长为何始终执着于临床工作?

每周的门诊日,沈兵院长都会提前抵达诊室,用耐心和专业迎接每一位患者。他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严谨地进行检查,进而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他用专业素养和亲和力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身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领航者,沈兵院长不仅在管理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泌尿外科领域的专家和基础科研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作为医院院长,尽管行政工作异常繁忙,但他始终坚定地兼顾临床工作。每周雷打不动地坚持一次门诊和手术,并定期与学生开展组会,在临床与管理之间努力维持平衡。

“你做医生,一天、一年能救多少人?但通过管理你可以帮助或者说引导更多的同事去救人,你救人的体量就要大很多。”回溯沈兵院长从临床迈向行政工作的起点,当初正是基于领导这样的开导,加上“继续做临床兼做行政工作”的承诺,他才开启了行政工作的征程。即便在行政岗位上历经多年,但他对临床工作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从未消退。

沈兵院长坦言:“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后,时间分配固然有所变化,但我会通过提高效率,全力兼顾临床工作。”坚持临床工作于他而言,一方面是情感的羁绊,是对专业的深深眷恋,是对自己从医初心的矢志不渝。另一方面,在门诊与手术室中,当口罩遮蔽了他院长的身份,他能以更纯粹的视角去观察医院运行的真实状态,这些真切的见闻能够为他的管理决策提供精准且有力的现实依据,助力医院管理更加有的放矢、贴合实际。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