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四川省胃肠动力诊疗规范化培训班 ”

时间:2025-02-25 09:18:05来源:医师报作者:孙恺蒂 王琼 林琳 阅读: 127264

      为推进胃肠动力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区域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水平,2025年2月20日-22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成功举办“ 四川省胃肠动力诊疗规范化培训班 ”。本次培训特邀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授课嘉宾。来自川渝地区及周边省市10余名消化科、胃肠外科医师参与,通过“理论+实操+病例”三维教学模式,系统展现了胃肠动力领域的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

       开幕式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孙晓滨主持,他首先对各位专家同道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此次培训能够提高消化科、胃肠外科医师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规范化诊治水平,推动消化道动力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1740446087032.jpg

       国内知名专家针对临床高发的功能性便秘诊疗难题,在专题讲座中系统梳理了《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核心要点。专家强调“ 精准评估-分层干预”理念,详细解析了罗马Ⅳ标准下便秘亚型鉴别流程,并重点讲解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球囊逼出试验在排便障碍型便秘诊断中的“ 金标准 ”地位;并在治疗策略环节,创新提出“ 阶梯式干预”方案:从膳食、药物到神经调节治疗,并结合胃肠起搏技术,阐明顽固性便秘的个体化治疗路径。

       由王琼主任医师带领的胃肠动力团队在培训期间,深入解读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食管动力障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通过动态影像演示了24小时PH阻抗监测的数据分析方法。在肛门直肠测压实操环节,学员通过盆底模型直观掌握压力曲线判读要点。课程还围绕治疗技术展开,胃肠起搏治疗模块中,现场演示了起搏电极定位与参数优化方案;生物反馈治疗环节引入场景训练系统,帮助学员沉浸式体验盆底肌协调训练技巧。在中频电刺激专题创新性融合中医穴位理论,展示了中西医结合调节胃肠动力的新路径。

1740446129864.jpg

      培训后学员考核数据显示,理论测试优秀率提升超过一半。参训的医师表示:“此次学习不仅掌握了标准化操作流程,更建立了跨学科诊疗思维,对解决临床疑难病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后期能深入学习。”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