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稳住“会呼吸的痛” 防“哮”于未然

时间:2025-03-24 09:36:18来源:医师报作者:王晓楠 阅读: 61272

你是否见过有人喘息不止、呼吸急促,满脸慌乱地拿起吸入器放入嘴中?对于他们来说,春天的花粉和柳絮就是最大的敌人——这些人就是哮喘患者。在我国,哮喘患者群体庞大,有4570万人左右,在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哮喘患病率高达4.2%,且发病率仍在逐年攀升,成为困扰我国国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哮喘其实是一种炎症

在很多人看来,哮喘就是“喘不过来气”,其实不然,它是一种以气道炎症为核心的慢性疾病,其本质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感染等刺激的过度反应。当气道受到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皮屑,以及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刺激时,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大量释放,进而引发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这种炎症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加重病情,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

图片1.png

在导致哮喘发病的因素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扮演着关键的“反派”角色,是哮喘的关键炎症效应细胞。其数量升高可导致患者预后恶化,表现为急性发作风险增加、肺功能下降及住院率上升,进而加重经济负担。这是因为EOS可产生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性细胞碱性蛋白等“毒颗粒”,它们不仅会诱导炎症还会造成组织损伤,破坏气道上皮细胞完整性,使其出现损伤、脱落情况,诱发气道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长期不被控制还会引起气道重塑。因此控制炎症,特别是抑制EOS的活性,对于哮喘的管理至关重要。

不要忽视哮喘的反复发作

在哮喘的治疗中,抗炎治疗是控制症状和预防急性发作的主要措施。对于哮喘患者而言,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尤其适合于中至重度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轻喘息等不适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反应调整治疗方案,还会应用白三烯调节剂、β茶碱类药物、生物制剂等其他常用药物。

图片2.png

需要提醒的是,哮喘患者在治疗中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严格遵守“足疗程”原则。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就强调,患者起始治疗后,每2~4周应复诊,以后每1~3个月随访1次,维持良好控制3个月后,可考虑降级治疗;而重度哮喘和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获得良好控制。可惜的是,有些患者开始症状并不严重,只是在特定季节或接触过敏原时,才会急性发作,然而由于忽视了疾病的严重性,在病情缓解后自行停药或未医嘱用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一旦发展成重度哮喘,情况则更为棘手,不仅肺功能会进行性下降,急性发作频率增多,还会引发诸多并发症。研究显示,重度哮喘患者的年均医疗费用是轻中度哮喘的5~8倍,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图片3.png

如果真的发展为重度哮喘,患者也不要惊慌,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应用,重度哮喘治疗步入生物制剂时代。生物制剂能够精准地靶向作用于哮喘发病进程中的关键炎症介质或细胞,从而抑制这些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释放,有效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更令人振奋的是,刚刚公布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首次提出哮喘可“临床治愈”的全新理念,成为时隔五年的又一重磅更新,不仅颠覆了过往人们对重度哮喘难以治愈的固有认知,也意味着未来重度哮喘患者将有望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降低急性发作、持续性气流受限、药物不良反应和哮喘相关死亡的未来风险,为众多长期受重度哮喘困扰的患者带来希望。

相信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优化,哮喘患者将获得更多的治疗选择,拥有更加优质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努力,稳住“会呼吸的痛”,防“哮”于未然,打破哮喘复发的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