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三载同行 医路守护——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启用三周年

时间:2025-08-01 13:40:06来源:医师报作者:李金金 阅读: 3072

        “ 七十年前我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七十年后杭州市一医院又救回我一条命,这缘分真是不浅。”

        近日,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写信人是70岁的“ 老杭州 ”王先生( 化名 )。

       前段时间,王先生忽然腹部剧痛,就像有石头堵着一样,疼得直不起腰。不仅如此,他的皮肤也开始发黄,小便颜色深得像浓茶,家里人赶紧把他送到最近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接诊的消化内科团队组织多学科讨论后,决定先通过ERCP(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技术,不开刀清除胆总管结石,随后再联合肝胆胰外科,为王先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台微创手术间隔不到一周,术后王先生恢复良好,很快就康复出院。

       如今,在城北院区这样的“ 双镜联合 ”手术属于常规操作。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体化、同质化管理下,湖滨院区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杭城北部延伸扩容,城北院区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有效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质量健康需求。

高标准、同质化管理

打造一院多区发展新格局

       对于很多和王先生一样的“ 老杭州 ”而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场所,更是一种“ 保障 ”和“ 依靠 ”。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积淀的知名医院,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杭州地区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会保健于一体的市属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医院之一,拥有湖滨、吴山、城北、桐庐、城东等多个一体化管理院区。医院始终坚守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向着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医学中心的目标,不断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城北院区作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杭城北部提供医疗服务的新阵地,于2022年8月1日启用,标志着医院在全面提质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继续承担起守护杭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

       三年来,湖滨院区的门诊在城北院区陆续开放,目前开设的专病门诊达96个,备受百姓信赖的市一名医名家,居民患者在城北院区都能看得上。部分群众需求较大的科室,如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眩晕、帕金森、毛发等特色专病门诊也陆续开放,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

       基于院区间物资、标本、药品、文件等跨院区频繁流动需求,2024年年底,湖滨和城北院区打造了“ 低空生命线 ”,率先开启了无人机医疗配送项目,实现跨区域的血液、检验及病理样本等生物材料的安全、快速、精准转运,在保障样本质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临床诊疗效率,使临床和患者都受益。

创新引领、以点扩面

塑造专科集群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4年8月,城北院区迎来启用的第三个年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动神经元病诊疗中心正式启用。中心主要聚焦渐冻症的难点和痛点,联合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及蔡磊团队,组建跨机构科研联盟,聚焦渐冻症的评估、诊断、治疗、药物研发等核心环节,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治疗的快速转化。2025年6月,治疗SOD1基因突变渐冻症的创新药物托夫生注射液在中心成功落地应用,是国内首批使用该针剂的医院之一,让前沿治疗更快惠及患者。

9520da80f93a630d0e936b99b6ed7601.png

        作为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心一直致力于渐冻症的精准诊疗与发病机制研究,构建了多层级、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模式,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实行轻症、亚重症、重症分区域管理,为渐冻症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 与传统的病房相比,多层级、多学科诊疗对患者的管理更加精细、精准,从诊断到针对不同病程的治疗甚至终末期的安宁疗护,这种全链条的医疗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保留尊严。”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院长杨高怡表示,针对渐冻症的科研工作仍在持续进行,医院也正在围绕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加速布局阿尔茨海默病、眩晕/前庭医学、帕金森等多个特色专科专病中心,构建“ 纵向成集、横向成群 ”的老年患者神经系统疾病多维度诊疗体系。

打造老年专科特色

多维度破解老年人就医难题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作为杭州市老年健康指导中心、杭州市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医院在建设综合性医院的基础上,围绕老年健康、安宁疗护、免陪照护等工作,打造老年专科特色,多维度破解老年人就医难题。

        在学科建设上,整合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学科资源,构建“ 老年全生命周期 ”学科体系,以老年医学科为主、联合其他学科组建多学科团队,开展具有老年医学科专科特色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目前老年医学科形成了“ 一综合两中心 ”的服务格局:综合病区主要负责收治各类常规老年病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心专门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诊疗,构建以全病程管理体系为核心的专业化服务链;安宁疗护中心主要为一些老年慢病、肿瘤终末期患者提供疗护,让他们能够有温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之路。

       “ 当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数量非常庞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现存痴呆患者近1700万,预计2050年将达2700余万。如果能把诊治关口前移,在早中期就进行干预,能够大大延缓病程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院长杨高怡介绍,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诊断工具与治疗手段,如血清六项生物标志物检查,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等新药及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通过构建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 MDT ),建立慢病整合治疗体系,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治疗方案。

       此外,考虑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照护需求很大,2024年9月,医院还创新推出了杭州市第一个免陪照护试点病房,已累计服务400余位老年患者,就医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提升,患者得到了更好的照护,家属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双方的反响都非常好。早在2023年9月,城北院区启用安宁疗护中心,并建成浙江省首批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推动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已服务超过200名老年患者。

       与此同时,医院还不断深化医养融合,建立“病患共管、双向转诊、协同服务”机制,推动优质医疗下沉基层,与13家周边医养机构结对共建,覆盖3000余张养老床位,让“老有所医”的理念在城北扎根。

        三载春秋,初心不改。从擘画一院多区协同发展的蓝图,到城北特色医疗高地的崛起,市一人始终回应时代呼唤与百姓期盼,以百年仁心为根基、优势专科为引领、老年特色服务为支撑,努力为老年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为大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杨高怡表示,“ 在城北院区启用满三周年之际,我们的高压氧舱顺利通过验收,高压氧治疗中心不久之后将会正式启用,同时杭州市老年医学中心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几年后将会打造一个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康复护理与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学高地。”

       未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将继续以综合性医院优质资源整合能力为支撑,以“ 小而精 ”专科矩阵为核心载体,在服务患者上增温度,在品质医疗上提精度,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百姓真正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