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赵炬:一个平凡医生的爱与礼赞

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恰似一颗划过夜空的灿烂流星

时间:2017-08-16 10:35:22来源:未知作者:本报特派记者 陈惠 阅读: 135509

blob.png


10月1日,早晨八点,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赵炬医生的追悼会在滁州殡仪馆举行。

很多人早早就聚集在殡仪馆门口,大部分是赵炬身前共事过的同事、朋友,还有患者。大家自觉地排好队,静静地等待着告别的时刻。

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徽省委组织部、滁州市委市政府、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各界领导纷纷赶来,送别赵炬医生。

赵炬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倒在他所支援的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在赵炬抢救期间,无论是在西藏自治区还是在安徽,均得到了当地最高领导“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的指示。

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情绪,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陆君,带着协会领导的慰问,将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交到赵炬妻子赵俊的手中。

“感谢你支持赵炬医生援藏,并在他遭遇疾病不测之时代表赵医生意愿,强忍悲痛,做出捐赠器官的义举,令人感动。”陆君向赵父转达了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的关爱之情,以及中国医师协会与口腔医学会共同发布的向赵炬学习的倡议书,并对家人代表赵炬捐赠器官的行为表示由衷敬佩。



事件回放

器官捐赠  延续生命

7月7日,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医生赵炬接到安徽省组团式援藏的通知,得知他的报名已经正式通过。但是他只有三天的时间去准备。他用两天的时间对自己所有的患者做了回访,最后一天他抽空回家看了看父母,回来陪11岁的女儿看了场电影,晚上为妻女做了顿晚餐,三天完成了做医生、儿子、父亲和丈夫的角色。

赵炬的父亲赵大鹏已经不记得当时是为什么说起这个话题,他只记得赵炬曾对他说过:“如果将来去世后,把我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没想到,一语成谶。

9月29日,已经2个月的全力抢救,仍然回天乏力的赵炬,始终处于脑死亡状态。尽管难以接受,他的家人还是根据他生前的意愿,将所有有用的器官捐献了出来,包括肝脏、一对肾脏和一对眼角膜。

据媒体报道,所有器官已全部捐献给需要的患者,其中一名尿毒症患者在手术后当天下午5点,顺利排尿。

“我们很欣慰,这对于他来说也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赵父告诉记者,眼里布满血丝的他,艰难地露出笑容。

赵炬的一生,正如滁州市卫计委主任张文金在悼词中所说,“虽然短暂,但恰似一颗划过夜空的灿烂流星。”

安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志宏在慰问家属时动情地说道:“赵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大爱捐献行为,不仅诠释了‘救死扶伤’的誓言,更升华了人性的善美。”

滁州阴雨绵绵,好似老天在为这个好医生感到痛惜。

追悼会后,记者问赵父:是否还会让孙女选择当医生?

“会。”尽管很悲伤,但老人家的语气却是异常的坚定。



回访

家人:他是村里出的唯一大学生医生

赵炬生在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小村子,小时候因为亲眼看到爷爷奶奶忍受疾病的痛苦,他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救更多人。

赵炬有一个哥哥,因为贫穷,哥哥放弃了读书,把钱留给了弟弟。赵炬很争气,如愿考上了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他是村里唯一一名大学生,也是唯一一名医生。每次回家,村里的人都爱找他看病。

事实上他在毕业时和工作后都有很多机会可以到更大的城市发展,但他选择安心留在老家滁州。赵父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太懂事了,他知道哥哥为他放弃了太多,他也要照顾家里,为家里分担责任。

赵炬和女儿的感情非常好,而他女儿也是口腔科的“常客”。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加班的时候带着女儿上班,看到女儿在办公室写作业。

赵炬的情况,家里人也是在最后时刻才告诉孩子。

“我爸爸是个英雄。”她说。


科主任:他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赵炬勤奋好学是出了名的,他刻苦钻研口腔科业务技术,是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技术、种植牙技术及正畸技术的学术带头人。

科主任杨大华还记得种植器刚买回来时,大家都不会用,赵炬一方面请教别的专家,一方面自己研究学习,第一个掌握了使用方法。

2014年,赵炬主持开展的种植牙技术填补了医院该领域空白,迄今为止已开展100余例。

杨大华说,他熟练使用高速涡轮手机配合微创拔牙器械的拔牙技术,拔牙速度快,损伤少、患者反应小,患者都喜欢找他。

他工作之后的第一个老师窦伟主任用“出类拔萃”来形容他的这个学生,“他是我们科里的栋梁之才,是我们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

科主任杨大华甚至希望等他回来,就把主任的位置传给他。

赵炬在西藏倒下的消息传来时,科里的这两个老主任深夜打电话互诉悲痛与惋惜之情,夜里难以入睡,始终抱着一丝希望,希望他能醒过来。



同事:他是个热心肠

很多同事对赵炬的第一印象是“为人朴实,不善言谈”,接触时间长了以后会发现他其实内心细致,又乐于助人。

作为科室骨干,赵炬还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他曾经的学生戴园告诉记者,只要有问题,他都会仔仔细细地给讲个透彻,听不懂再讲,手把手示教,直到明白为止。

赵炬被转到安徽省立医院时,郑金书带着科里其他医生赶到合肥看他,但因为ICU管理严格,即便是医生的他们也不能随便进入。

“赵炬,我们来看你了。你要好起来!”同事们趴在ICU的隔离窗前说。

 赵炬被推出来做CT时,同事们跟在后面一路小跑着呼喊赵炬的名字……


患者:你不是说要包我的牙一辈子吗?

口腔科12名医生,赵炬的工作量占到1/3,很多患者排队找他。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孙明回忆起2010年赵炬在其科室进修时的情景说,赵炬的技术非常好,他住在医院宿舍楼里,每每遇到急诊,一线医生都喜欢叫他,而他从无怨言,从容应对。有他在,大家都很安心。

当赵炬再也无法醒来的消息被传到朋友圈时,有患者这样留言道:“怎么会这样?你不是说要包我的牙一辈子吗……”

“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像赵炬医生这样认真的,不为自己谋私利,能定下心来,在基层钻研技术,默默无闻地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是最可贵的精神品质。”窦伟说。



安徽卫计委:将更加关注援藏医生的体检

赵炬因病倒在援藏工作岗位上的事发生后,安徽省卫计委副巡视员赵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省已经派出了6批援藏医生,共50余人。今后省里将加大对援藏医生各方权益的保障,尤其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加强对援藏医生全面、细致的体检,并在西藏期间加强保护措施,让医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去。



微信图片_20170714111644.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