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乐趣的追梦生活
我从1982年开始从事医疗卫生工作,那一年我18岁。作为呼吸专科医生,我的职业生涯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一年我获得呼吸内科硕士学位。
让我引以为骄傲的奖项
在22年的呼吸医学职业生涯中,我获得了诸多奖项和荣誉称号。十年前的一次获奖,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授予我首届“中国呼吸医师奖”。纵然没有一分钱的奖金,这也是一项值得我终生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嘉奖。颁奖词是这样写的:“鉴于您在呼吸疾病防治工作所体现出的职业精神与取得的突出成就,授予您中国呼吸医师奖。”
首届获奖者共有五位,除了我本人之外,其他四位获奖者均为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家。他们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上海瑞金医院呼吸科邓伟吾教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科陈萍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殷凯生教授。
作为五位获奖者中的一员,我当年在广西工作,却并未因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而受到“冷落”,这样的公正鼓励和嘉奖成为我不断努力的强大动力。
我喜欢我的工作,有理由为取得一些好成绩而自豪,更因为职业精神得到同行们的认可深感欣慰。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而且不可能有衰减的趋势。
干什么都需要用心
2013年,我曾发表一篇名为《中国过去30年以来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的文章。这是一篇科普文章。科普文章难写吗?在我看来,既然是科普,首先需要靠谱,前提条件是作者对将要谈论的话题感兴趣。
当初也没有想到要写一篇科普文章,完全是当成一个学术问题来思考和剖析。为此,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劳动强度远远超出撰写任何一篇科学论文。为了收集资料,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来自1983年首次出版的全部《中国卫生年鉴》,一册不落。我翻阅了每一册资料,总共整理成11个电子表格,每一个表格都填满了大量数据。
这是一堆庞大和枯燥的数字,如果不感兴趣,不要说分析其变化趋势,就是扫一眼都会头痛。几年来,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出那些表格,看看都有些什么规律。为加深了解,我还定期检索医学杂志发表的关于中国和其他国家主要死因的学术文章,定期浏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资料。总之,多年来任何时候想到这个问题,总会立马查找资料,然后反复琢磨。
我凭着热情坚持干下来,相信今后仍然会继续关注下去。我想强调的是,即使是写一篇科普文章,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是,只有你愿意写你熟悉的专业内容,尤其是你长时间反复思索的问题,融入你的智慧,用心去慢慢地写,那肯定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能够增长人们的知识,引发人们思考,那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情。
追梦路上不能停止脚步
我是个从小就树立人生目标的人,更知道必须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过去数十年的奋斗里程中,我似乎从来不曾迷茫过,总是争取把握主流方向,始终不为种种诱惑所误导。
我无法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实现心中的目标,但我肯定会为此不懈努力,通过诚实劳动逐渐靠近目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不过,我恐怕没有满意的时候,实现一个目标后,另一个同样宏大的目标肯定在短时间内浮现。这种个性和年龄没有关系,即使老态龙钟也不能改变这种充满乐趣的追梦生活。
如何能够现实人生的目标呢?于我而言,从来就不曾复杂过,更不需要惊天动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只要做好手头上的日常工作就行。当然,将日常工作做好是需要恒心和毅力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new陕西宝鸡市陇县:眷恋这片热土——温水镇坪头村乡村医生郝松柏
2025-04-17 -
new白衣执甲坚守初心 医者匠心创新前行 ——记晋中市医师实践创新十大案例获得者许建坤
2025-04-17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