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中国第一位产科男医生

时间:2017-11-01 10:42:13来源:未知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陈罡 阅读: 126475

2014年,《产科男医生》这部电视剧貌似很受观众欢迎。之所以火,是因为它将镜头对准了医疗行业中比较特殊的人群。其实,现在看来,尤其是身处医院的环境中,产科男医生并没什么特别,很多大神级的产科医生都是男性,但在中国古代人看来,这可绝对是“毁三观”的。

旧时民间为产妇接生的均为女性,俗称“接生婆”,尊称“稳婆”,属江湖“三姑六婆”之列,“稳”字有二义:接生稳当,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分娩时,家中口径统一称“稳婆”而不用其俗称,毕竟谁也不希望遇到难产。在旧时中国,产妇难产的死亡率相当高;收入稳定,稳婆是一门手艺,每家都要生孩子,在江湖之中,稳婆是个久经盈利的职业,一旦遇到大户人家添丁,打赏的银两更是丰厚。

稳婆均为女性,一是传统观念认为,男女授受不亲;二是认为男人给女人接生是一件“衰运”之事,三是女人手小、灵活,这在现代产科中仍不失为一个优点。

但就有这么一个男医生,他破了自古的民间规矩。此人就是孙中山先生。

关于孙中山学医,有一段轶事。1886年,孙中山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外,刚回国不久的孙中山赶忙上前和老外练口语,不想刚聊上几句,两人相见如故。老外Dr. John Kerr惊讶于孙先生英语之流利,便邀请他来自己主持的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院学习。孙中山在那学习一年后,转学到了香港西医书院,成为那里的第一届学生,这所学校采用英国医科制度,直接用英语教学。

孙中山在香港学医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不幸的是,刚毕业的他便得到一个坏消息:香港医学局认为西医书院没有完全遵循英国的医学制度,文凭无效,孙中山没有在香港行医的资格。由于一时无事可做,孙中山回家小住,恰巧遇到朋友的妻子难产,虽然有几个妇人帮忙,但她们不懂医术,虽人众而无济于事,朋友急得焦头烂额,一个机灵想到孙中山毕竟还是科班出身,便请先生来到家中。

孙中山到产妇房中,按教科书仔细做了一套腹部查体,也不用药,只是抓了几下产妇的肩胛骨,产妇舒服一些,不久之后婴儿就娩出了。

这段史料记载的确有些神奇。毕竟,孙中山当时只是刚毕业的医学生,但想必他实习期在产科轮转得很认真,还要感谢当时的“执业医师法”和“多点执业”,让他在救人时不必顾忌太多。孙先生接生的这位婴儿叫陆细麟,后来旅居美国。

如果孙中山的产科经历仅这么一次,当然不好称先生是中国第一位产科男医生,实际上,孙先生此后多次接生。他体会到当时民间流行的古法接生误人不浅,便在中国提倡科学的新法接生。后来,孙先生的手法越来越熟练。

有资料记载,1895年,紫禁城内外贴满了捉拿孙文的通缉令,孙先生在逃亡期间,路过珠江口外的小渔村,遇到一个生命垂危的产妇,他不顾村民异样的目光,熟练地帮助产妇分娩。

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孙中山虽然没能在香港行医,但在澳门,孙中山则是名噪一时的“名医”。孙中山在医学上也绝对是个奇人。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妇产科男医生,还是技术高超的内科兼外科医生。先生善解方,他调制的药物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曾经开展过肾结石的手术,技法之熟练让很多澳门西医大夫汗颜。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