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医生自杀 缘由成舆论关注焦点

时间:2015-04-09 13:54:00来源:未知作者:宋攀 阅读: 64847

本报讯(记者 宋攀) 3月31日, 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周晓辉主任医师自杀身亡。新浪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在为该事件发声时,也备受压力。4月3日18:52分,该大V发表微博提到:“目前我每时每刻处于危险境地中,如果我失踪了,请朋友们救我。”

3月31日,网络相传,周医生因不堪长达8个月的医疗纠纷纠缠走上绝境,炸开了舆论大锅。4月1日11:26,四川省人民医院新浪官方微博证实周医生死亡,但对治疗纠纷只字未提,如图1所示。由此,舆论迅速导向斥责医院与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纠纷面前的不作为。如图2所示。

在此背景下,拥有22万粉丝,认证为四川成都泌尿外科执业医师、微博自媒体联盟成员新浪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于当日16:16分发表针对该事件的第二条微博,谈到希望医院官方不要讳莫如深,尽快公布真相。

微博发布后,@成都下水道受到调查,他本人也受到压力,如图3所示。

blob.png

blob.png

周晓辉事件中,作为更有组织化的群体,医生们的紧密程度远超患者,整个舆论也彻底导向了医生一边。但舆论总是显得简单而粗暴,它所代表的常常是一种宏大的社会心理态势,并不能保证对单个事件真相的彻底厘清。夸大或扭曲事实的人,要么是医护人员本身,作为职业共同体在同行受难时发出声音完全可以理解;要么是一些同情自杀医生的人,同情心让他们失去了严谨的态度。呼吁和同情都非常自然而然,只不过在舆论的发酵过程中,不符合事实的传播,直接遮蔽了事件本身,转移了讨论焦点,甚至阻碍了安全阀的建立。

——南方都市报


虽然周晓辉医生自杀的原因仍在调查当中,但无论如何,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都是身心健康恶化的表现,而这种恶化绝对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时间以来的压抑积累。一位身心严重不健康的医生长时间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是外科服务,这本身就是一件医疗质量管理不善的表现。如何发现这类医生?如何为此类医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是摆在医院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课题。

——本报编辑部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