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杀 缘由成舆论关注焦点
本报讯(记者 宋攀) 3月31日, 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周晓辉主任医师自杀身亡。新浪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在为该事件发声时,也备受压力。4月3日18:52分,该大V发表微博提到:“目前我每时每刻处于危险境地中,如果我失踪了,请朋友们救我。”
3月31日,网络相传,周医生因不堪长达8个月的医疗纠纷纠缠走上绝境,炸开了舆论大锅。4月1日11:26,四川省人民医院新浪官方微博证实周医生死亡,但对治疗纠纷只字未提,如图1所示。由此,舆论迅速导向斥责医院与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纠纷面前的不作为。如图2所示。
在此背景下,拥有22万粉丝,认证为四川成都泌尿外科执业医师、微博自媒体联盟成员新浪微博大V@成都下水道于当日16:16分发表针对该事件的第二条微博,谈到希望医院官方不要讳莫如深,尽快公布真相。
微博发布后,@成都下水道受到调查,他本人也受到压力,如图3所示。
周晓辉事件中,作为更有组织化的群体,医生们的紧密程度远超患者,整个舆论也彻底导向了医生一边。但舆论总是显得简单而粗暴,它所代表的常常是一种宏大的社会心理态势,并不能保证对单个事件真相的彻底厘清。夸大或扭曲事实的人,要么是医护人员本身,作为职业共同体在同行受难时发出声音完全可以理解;要么是一些同情自杀医生的人,同情心让他们失去了严谨的态度。呼吁和同情都非常自然而然,只不过在舆论的发酵过程中,不符合事实的传播,直接遮蔽了事件本身,转移了讨论焦点,甚至阻碍了安全阀的建立。
——南方都市报
虽然周晓辉医生自杀的原因仍在调查当中,但无论如何,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都是身心健康恶化的表现,而这种恶化绝对不是一日之功,是长时间以来的压抑积累。一位身心严重不健康的医生长时间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是外科服务,这本身就是一件医疗质量管理不善的表现。如何发现这类医生?如何为此类医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是摆在医院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课题。
——本报编辑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医养融合绘蓝图 提能强基筑高地--达州市卫健委调研组赴宣汉县调研
2025-04-28 -
new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荣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
2025-04-27 -
new甘肃省中心医院完成全国首例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联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切除术
2025-04-26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3D鹰眼显微镜系统+Zero-P+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2025-04-26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