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带你看美国规培(一)
前言
我是Peggy,一名对医疗教育非常感兴趣的互联网+医疗行业从业者。这次非常幸运,于2017年11月5日-11月19日赴美国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技能培训,学习美国的医学教育,参观多家著名的医疗机构,期间将与美国多位教授以及从事医疗教育的专家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本文不只是游记,而是以连载的方式将美国之行的感受记录下来,除了各种专业深刻的培训内容,还有很多听到遇到的有趣琐事,希望在帮助你了解优秀的美国规培模式的同时,也能增加你阅读的乐趣。
兴奋--纪念初次漂洋过海
第一站,洛杉矶。对于行动范围还未超过中国大陆的我来说,真是不止一点点的兴奋,倒时差的快感、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各种肤色种族语言都让我提前进入兴奋期,哈哈,是不是觉得有女神经的迹象呢?
嗯,终于在北京时间11月5日13:20,培训团乘坐东方航空从上海浦东出发,经过了12个小时的航程,抵达洛杉矶已是午后。美国真的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度,一出机场,便遇上纠缠不休的“讲真相”、“劝三退”的雇佣军,现在想来也是一阵寒颤。
11月5日傍晚,我们入住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东南面阿纳海姆县的假日酒店,洛杉矶比中国晚16个小时。倒时差的快感真的让人难以忘怀,每隔3、4个小时便极度犯困,真是一种可怕的感觉。但经过了一个晚上的休整,培训团个个满血复活。
惊奇--中西方医疗卫生行业的差异
美国时间11月6日07:30,吃完早餐,在酒店附近闲逛半刻,感慨洛杉矶清新的空气与湛蓝的天空,美好的一天就此开始!
大巴从橙县出发,在carpool上畅通无阻,有着魔性笑声的华裔导游从民众收入、空气、交通、地震等多方面介绍洛杉矶,帮助我们更多的了解当地文化。两小时后,我们顺利抵达UCLA。红色的砖墙、快步的学生和留着大胡子的教授,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
穿过悠长的教室走廊,培训团一行21人见到了本次讲师Professor Viresman,来自UCLA健康政策与管理部的一位金发美女,念了两个硕士后为了有时间带娃又去读个PhD做教授的大神级别人物。刚进教室,就被她的热情和友好所吸引,是一个很nice的小姐姐,她将为我们上一堂生动有趣的美国卫生健康政策演变课程。
Professor Viresman从患者隐私保护、医师报酬改革、医疗保险以及电子病历系统的普及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U.S. Healthcare System的现状和历史沿革。并说道不断上升的医疗成本、医疗治疗的提升、扭曲的激励机制、片段式的治疗周期依然是当前美国政府面对的4大难题。在美国看个病,出了医院需要在家惴惴不安的等账单,也许你将收到1000刀的账单明细,连你的主治医生都不知情,这种心情我是承受不住的。中国的患者应该为此感到幸运,国内的医疗费用是多么的廉价并且透明。
对于美国民众与政府来说,他们希望健康收益与金钱支出的比值越高越好,这样意味着医疗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但从1979年至2006年来看,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11个发达国家每年的财政支出与民众的生命长度比例平稳增加,可以得出高投入所得的健康收益还是不错的。而美国的投入产出比却显得非常疯狂,一路飙升,超高的投入较低的健康收益,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可以想象,美国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医疗经济价值,包括为病人和家庭创造有价值的治疗方案、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周期治疗以及护理小组、通过评估医疗价值的产出来加快行业发展、调整医学成就与所得报酬。我们可以称之为质量驱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早期预防与检测、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对单个病人实施正确的诊疗方案、减少延误的快速护理过程、减少并发症、减少医疗事故并降低重复率、使用微创治疗方法、较快的恢复、较少的残疾等等。
为了将医疗资源合理化并提升民众健康,美国政府将医疗结构做了调整,早前由于医疗保险的不公平性以及民众健康意识差异性,大多数患者习惯将疾病拖到最后再去医院做急救,不仅严重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对自身的健康影响非常大。于是,医疗机构开设急诊室,用以缓解小病急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商机。
最后,她提到将医疗健康行业与各种新兴的前沿技术相结合是未来大趋势,不仅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付费咨询医师,医师也可通过VR/AR技术缓解皮肤烧伤士兵的疼痛感。并对基因技术、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表示了非常大的兴趣。
一天的时间,Professor Viresman介绍了美国民众的健康状况和医改政策的变革,并指出了奥巴马政府医改制度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导致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支出和相对北欧、日本等国的低利用率医疗体系,分析了不正确竞争形式被激励的原因。她强调在美国医改探索路上,重新定义卫生体系的五个要素。指出Value-based competition框架;全国共享健康信息记录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consumer-convenience 将有效推进医改。
也许有读者要问了,这些讲的不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啊,但是我想说,只有了解美国的医疗系统,才能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美国的住院医规培是这样设计的,国情不同,医疗体系不同,规培上自然不同。
每日感想
交流期间,我对三个点非常赞同,分别是加大疾病预防的投入、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周期治疗与护理小组和医疗质量驱动。
从疾病的源头来说,需要加强疾病预防的财政投入,包括:健康宣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短期看起来投入虽然较大,单从长期来看,在未来的40、50年,民众的卫生健康指数将提高,同时医疗资源的开支也会大幅度缩小。
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周期治疗与护理小组,从医师、护士、社工、心理医生、体疗师、营养师、药剂师全方面多维度进行全周期治疗护理,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发展情况调整治疗以及护理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中国的医疗体系也应当学习这种方式,即便存在医师患者比例不均衡的严重问题,也可选择病情较为严重的的患者进行小组治疗与尝试。
医疗质量驱动,即以患者治疗情况反馈为主以及所参与的科研项目数据来对医护工作者的治疗护理水平进行合理评价,有相关机构进行长期抽查监管来保证医疗卫生行业的公平性,这一点是中国医疗系统值得深思的。
当然了,以上三点都取决于顶层设计。此时要插一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每日吐槽
UCLA的餐厅,虽然cake深得我心,但是这浓汤和三明治真的不太好吃,建议餐厅厨师去蓝翔深造,毕竟在中国也是一所知名度非常高的学校。
最后附一张洛杉矶的夕阳,跟着老司机的车轮回Orange County了~
Peggy Young
美国时间:2017.11.07 12:17
阅读所有文章的请戳这里:
Peggy带你看美国规培(二)
Peggy带你看美国规培(三)
Peggy带你看美国规培(四)
Peggy带你看美国规培(五)
Peggy带你看美国规培(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既节约成本,又精准高效。
2025-02-05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01-232024
心脏有“漏洞”、微创来“补心”,长征医院创新技术一针封堵罕见动脉导管未闭
-
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2025-02-05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