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判”是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不久前一个医疗工作的实例再次搅动了医疗圈。当事人是一位心脏专科的资深医生,他的作为一时间大力撩拨了每一位医疗同行的心弦。
简述之,当事医生的父亲发作心绞痛,他将父亲交给同事而自己却去处理其他患者。父亲确诊为心肌梗塞;医生儿子所处理的病例恰恰也是心脏病需要介入。故事情节虽然属于极端凑巧,但其内涵却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可能要经常面对的。事件中父亲与患者双双获救。这样的两全结果原本应该皆大欢喜,作为医务界同事本更应该为当事医生庆幸,因为都知道冠心病发作可能在不容人仔细考虑的情况下夺取任何人的性命。
可惜,事情的后续却给搅和成一个可以令人没顶的漩涡。一方面,故事先被描述为当事医生接连处理好几个患者,自己父亲就在隔壁并且很早就知道了父亲情况严重,医生却直到所有患者的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才去看望自己的父亲。而且,听到父亲的情况时他的反应只是轻轻的一声“哦”。这,可能吗?可媒体最早就是如此报导的,有意无意的借而导引着“医德”。
于是,另一位医生信以为真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不孝为大的传统纲常在事件中遭到颠覆。批评文章采用了极为哗众的题目:人伦悖逆。这样的命题称之为批评都是和稀泥,批评者是在笔伐,其意思就是古代长衫夫子们骂人所能达到的最狠的一级。为了支持立论,批评医生甚至不顾自己只是烧伤专业而去评判资深心脏专科医生对心脏病的处理,进而暗示当事医生在头天几次误判才导致父亲病情恶化。接着,显然是为了达到最大强度的煽情,批评医生细述了自己对待父亲的故事来作为烘托反衬。
烧伤医生的批评得到的反应非常强烈,说是搅起了轩然大波也不为过,震撼之余几乎无人顾及最初报导是否合情合理,或者自己一时激动的言辞会对被批评人的产生什么影响。也许,这正是批评者要达到的效果。
事后,当事医生被迫出面说明,他一直为自己父亲的病情揪着心,手术间歇多次探视。显然,他是知道了父亲情况稳定才得以心情平静继续工作的。也就是说,他并不象表扬者所勾划的英雄忘我,更不是批评者所讨伐的冷酷不孝。
可惜,无论对于表扬者还是批评者乃至于非常激动的围观者们,“平静”便意味着戏剧性缺乏。当事医生的表白解释大概甚至没有几个人再感兴趣,人们早已转而急着等待下一个刺激的出现。
其实,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才是最值得讨论的社会问题。让不冷静的讨论横行,容忍逞一时之快的批评才是对社会秩序的真正危害。
医务工作者,尤其是拿主意的医生,心理素质要求的最重要之处就是遇事冷静。无论处理多严重多复杂的病例,保持冷静才能保持判断力,才能不被表象迷惑而看出问题的实质,从而做出尽量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媒体报道失真,失真的程度并不难看出,批评者虽身为医生却就着失真的报导大做文章,甚至把失真程度进一步放大。
故事的情节原本就属于极端凑巧,其间不容发的程度如同走钢丝,丝毫偏移结果便可能去之万里,谁作为当事人都可能留下终生遗憾。可是,即使遗憾,这样一个情急难料的故事是否足以反应得了一个人的价值观?更彻底的问题是,是否有谁真有资格做道德警察,将别人的行为加以道德归类?
设身处地,作为医生我们每个人或迟或早都可能面对类似的抉择,而类似的抉择可能牵扯着个人情感,亲情痛楚,工作责任诸多既敏感又复杂的因素,无法以正确或错误简单概括。类似的抉择,更应该在非常隐私的条件下做出,其结果最好永远埋藏于心底。如今,事件却被强拉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了公众讨论的热题。谁都知道,一件事一旦成了公众注意的热点,许多的发言便不再经过冷静思考,甚至不再涉及事情的本质,而变成了发泄的缺口,沦落成闲杂人等茶余饭后纯粹嚼舌头的资料。
文人相轻,同行相轻,是非常常见现象,甚至变成了中文的成语,变成了自然。为什么会相轻?其目的何在?剖析实质里面所蕴含的其实只是狭隘与自私,轻掉了同行就少了竞争者,就可以显得自己高尚与重要。这一点在故事里看得很清楚,批评者和旁观者,乃至于表扬者所基于的判断其实都是先入为主,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只是延用自己觉得肯定正确的标准甚至只是纯粹的哗众取宠,而别人会因为自己的言辞受到怎样的伤害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也许,众多的听众只是因为沾上医德便非常紧张才会轻易地被人煽惑得头脑发热?
有经验的医生都非常清楚,医疗决定其实都只是当时当地条件下所能做出的最佳权衡。局外人没法体会当时当地瞬时的情景。设若自己身处同样的情景很难说是否会做出类似的决定。事后诸葛亮是个贬义,并非褒义词。即使是在平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或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别人的是非也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做任何事情都可比作服药,有药效也有副作用。表扬者的注意力往往偏于药效,而搅事者则只着眼于副作用。
尊重同事,尊重他人,至少对他人的决定保持不评判(英文为non-judgmental)才是医德,才是职业精神所应该推崇的基本要素,也才是为人处事所应该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01-232024
心脏有“漏洞”、微创来“补心”,长征医院创新技术一针封堵罕见动脉导管未闭
-
01-042024
道一风同无问西中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