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切胆-保胆”的艺术之路
从1992年5月21日通过题为“‘碎石’加‘溶石’联合非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博士论文答辩,到2014年5月7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用于进行胆囊穿刺的穿刺套管”的发明专利证书,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胡海教授在22年时间里对胆囊结石研究矢志不渝,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成绩。他坚信:“一个人一辈子为人民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为患者着想的年轻医生
从医二十多年来,胡海接诊病例近10万人次,主刀完成腹腔镜手术近5万例。
胡海教授个子不高,留有的一撇浓密胡须似乎象征他办事的坚毅。他毫无大专家的架子,与患者相见总是谈笑风生,深受患者尊敬与爱戴。
胡海表示,他曾有幸师从著名外科学家傅培彬教授和胆道外科专家张圣道教授。他深深地记住了两位导师“待患者如亲人”、“医术与艺术融一炉”的教诲。为此,在面对患者时,他从不敢敷衍了事。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胡海发现胆结石这一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式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疗器械研制中心科研人员合作,进行新型的B超定位和胆囊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研制,之后又改进并完善了做穿刺用的器械和技术。
在临床治疗上,胡海先为胆结石患者做体外冲击波碎石,接着在B超和X线双重引导下,经皮、肝、胆穿刺放置导管,向胆囊灌注由上海瑞金医院外科配制合成的溶石剂“甲基叔丁醚”。由于先碎石,增加了结石与溶剂的接触面,取得了很好的溶解效果。专家评价该临床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此消息一经媒体报道,胡海在上海瑞金医院的外科门诊门庭若市、拥挤不堪,甚至把门诊大厅的玻璃也挤碎了。
毅然辞职到村卫生院做大夫
江苏全省的微创手术水准在张家港市胆石病治疗中心的带动下,得到了飞速提升。
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镇卫生院院长姜湘范到上海采购冲击波碎石机,见到了胡海博士。“能否使用腹腔镜呢?”“行啊!”胡海和姜湘范谈得很和谐。“于是在1993年12月,那年我33岁,毅然从上海瑞金医院辞职,跑到农村卫生院做起外科大夫。”胡海说。
一个大博士,放着国内一流的大医院不待,却跑到农村卫生院,很多人、包括家人对胡海的“胆大妄为”表示不理解,胡海解释说:“胆石症是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拥有腹腔镜、胆石镜、碎石机等先进设备的医院和掌握溶石疗法一类先进技术的医生都在大城市,为数众多的农民患者却难有福分就地接受高新技术的治疗。”
凭借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胡海在鹿苑镇卫生院成立了“张家港市胆石病治疗中心”,施行的腹腔镜等一系列诊疗技术在张家港很快创下了品牌,2年不到的时间就为1500多名农村胆石症患者提供了先进的医疗服务,原本默默无闻的鹿苑镇卫生院成了江苏省内知名的特色专科医院,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1995年“全国基层医院外科发展模式研讨会”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著名胆道外科专家黄志强、张圣道等教授到会,盛赞胡海的“壮胆之路”。
1997年,当胡海离开“张家港市胆石病治疗中心”时,他已经带出了6名能独当一面的高徒。之后的几年中,胡海又先后赴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等江浙一带医院推广腹腔镜微创技术,又培养出100多名业务骨干。
大胆开展隐形腹腔镜胆囊取石
在胡海看来,手术是门艺术,也追求美。她的美是安全、是疗效、是速度、是“隐形”。
2004年,胡海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的盛邀下,回到上海继续发展。“回顾这10年,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完善微创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从四孔到三孔、从常规戳孔到迷你戳孔、从三孔到二孔的演进,现在发展到了隐瘢痕。”胡海谈起这些成绩一脸的兴奋。
胡海从2007年开展隐瘢痕手术,他的隐瘢痕思路来自一名25岁作过剖宫产的女士。“她告诉我原来做过剖宫产,为了好看手术后让人在横行的切口瘢痕上雕了一朵花,效果很好。受此启发,我突发灵感,为什么不利用这个花纹呢?于是我就为她做了‘经花纹的腹腔镜胆囊切除’。在做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是否还能够利用下腹的体毛来掩盖手术瘢痕呢?如果能做到,那么就可以克服单孔手术的空间显示以及器械相互干扰的弊病。自此不断改进发明了‘胆囊隐形腹腔镜手术’。”胡海说。
“我崇尚‘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这三个词一直是我的行医宗旨。”胡海指出:“前来医院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对于耄耋老人,减少创伤便意味着多给他们一份生命保障;而对于花样年华的患者,除了安全性,则必须考虑手术可能造成的心理创伤。一个疤痕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所以腹腔镜微创手术必须做到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
执著和努力让胡海成为国际上开展隐形腹腔镜胆囊取石的第一人,真正实现了腹腔镜手术的隐瘢痕。
2011年,原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上海胆囊疾病研究所落户上海市东方医院。作为所长的胡海表示:“这是一份肯定,更是一种鞭策。”
切胆、保胆需人性化、个性化
“结石再生”给了胡海当头一棒,此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腹腔镜胆囊切除者的行列中。
胡海说,他本是虔诚的理性保胆者,当年博士课题研究的就是“‘碎石-溶石’联合非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我们成功地在人体上完成78例‘碎石-溶石’治疗,取得了今人振奋的近期效果,但随访结果却给了我们致命一击,短短半年,约25%的患者结石复发,并且全都是多发结石。另一组经皮胆道镜取石的100例患者中,一年也有10%的复发率。这让我们知道了保胆治疗的根本缺陷所在——结石再生!”
尤其是到了镇卫生院后,胡海立即开始他的“壮胆之路”,成为名符其实的“胆囊屠杀者”。“在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讲,胆囊只要有结石,就是‘罪该万切’。因为保留胆囊就意味着结石再生。然而,随着胆石病成因研究的深入、新式微创保胆设备和技术的运用、中国医师协会保胆专业委员会保胆指南的推出以及预防结石复发措施的完善,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保胆取石后的远期结石复发率小于10%。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胆囊结石治疗的问题并加入到保胆治疗研究的行列。现在,我的观点是‘切胆’还是‘保胆’,需要‘人性化’和‘个性化’判断,不能一概而论。”胡海表示,医生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善长的方法,因人而治,因需而治。
为了“保胆”,胡海及其团队新近研制了“胆囊穿刺套管”,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胡海解释说,穿刺套管的作用,相当于为人体建立了一个通道,这个通道连接体内和体外。手术时,将套管插入胆囊,然后使内镜通过套管进入,最后在胆囊内将胆结石或者胆息肉取出即可。这个有意思的研究,源于胡海每天上班时都要经过上海延安东路隧道。一次经过时,他突然灵感一闪:这条隧道连接了浦东和浦西,使大家过江更加便捷,那么能不能有这么一个类似的“隧道”,能够将人体的内部和外部连接,从而使得手术更加便捷呢?于是,他想到了穿刺套管。
胡海说:“该套管有三大优点:防漏水;无盲区;套扎关闭,不用缝合。”也就是说,胆囊手术会更加安全,创口会更小。这个穿刺套管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