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人物/详情

潘凯:心中有爱 用最少的钱治大病

时间:2014-09-18 13:36:00来源:未知作者:杨萍 阅读: 75442

blob.png

近段时间,张阿姨肚子一直咕噜咕噜地叫,看了好几家医院,换了好几位大夫,吃了好几种药,都没见效。朋友建议她,去找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潘凯看一看。

潘凯为张阿姨简单查体之后,立刻判断出她吃错了东西。肠鸣音亢进属于肠痉挛的症状,吃点最便宜的山莨菪碱药片就行。

张阿姨疑惑了,她质问道:“我挂号都花了22元,你就给我开两块钱的药片?”

潘凯信心满满地回答:“药不在贵,只要对症,就是好药。如果不对症,几万块钱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不信任我,您就在诊室把药吃了,好了再走!”

张阿姨将信将疑地把药吃了,不一会儿,症状果真得到缓解。

潘凯告诉记者,他看病从来不开所谓的好药,只开正确的药。他说:“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矛盾多,有社会因素的原因,但与医生也不无关系。并非开大处方的就是好医生,尽可能用最少的钱治最大的疾病,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这种一心为患者着想的做法并不是偶然为之,在潘凯还是个实习医生时,他便已经考虑到并坚持着要尽心为患者服务。如今,他已经是一名主任医师,却仍出着普通门诊,而不愿意出特需门诊。他说,普通门诊简单迅速,他喜欢用同样的时间,救治更多的患者。

直肠癌保肛最低标准:从7cm到3cm

“一名好的医生,就是要用最少的钱治最大的病。诊疗项目不能像打机关枪一样乱扫,而是要像精确的狙击步枪,一枪一个目标。”

潘凯本科毕业实习时,曾接诊过一名37岁的直肠癌患者。“当时的器械不像现在这样先进,直肠癌的切除标准是7 cm,即肿块至肛门的距离至少7 cm才能保住肛门。而那名患者因肿瘤侵犯,恰好剩下不足7 cm的直肠,最后只能全切除。”这件事让潘凯很受触动,患者这么年轻,却要遭受这种痛苦,他不禁想到,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尽可能保住肛门?从那时起,潘凯就决心攻克胃肠外科领域难题。

潘凯回忆说,当时他每天给患者换药,和患者相处得像朋友一样,在与患者探讨时,有不少患者反映,“要是医疗技术足够进步,能保住肛门就好了!”潘凯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胃肠外科医生,做出更多成绩,救治更多患者。于是,他读研究生时报考了胃肠外科方向。

此后,潘凯一直在胃肠外科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果。目前,潘凯团队已经做到直肠保肛水平男性4 cm、女性3 cm的最低标准,所有早期直肠癌患者均可保住肛门。

成长总要经历些磨练

“外科医生要有一些经历,没有经历哪有经验?”

毫无疑问,外科医生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通宵达旦也是常事。潘凯告诉记者,他在武汉协和医院做住院总医师时,曾连续工作48小时。“那一次,我连续做了两天手术,在交班时,根本站不住,幸亏身旁同事扶了我一把。但是,外科医生一定要经过这样的打磨,娇娇气气的怎么可能成长为好的外科医生?!”

潘凯坦言,长时间站立、精神高度集中,非常辛苦。手术室里有两张床,常常是患者睡一张,他睡一张。“一沾到床,立马就睡着了。有时麻醉师给患者麻醉好了之后,再把我叫醒做手术。武汉协和医院培养出来的住院总各个都是好样的,那是锻炼人的好地方,有见识、能吃苦。乃至能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就,都得益于在母校基本功的锤炼。”潘凯充满感激地说道。

1990年,潘凯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工作。1992年,潘凯独立完成了人生第一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是来自蛇口的一名教师,直肠仅剩大约4~5 cm,潘凯在仔细分析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后为她做了迈尔斯手术(低位直肠癌去肛门和肿瘤的手术)。

术后,老主任查房时还在担忧,怎么这名患者的引流管中没有引流物?是不是堵住了?经过查看,发现没任何问题,事实上,没有引流物是手术完全成功的表现,潘凯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那时开刀从头至尾都是徒手,切割、分离、吻合……一步步自己一人做下来,说不担心是假的!很幸运,手术成功了,患者术后恢复得也好。”潘凯感叹,娴熟的基本功让他获益匪浅。

令人惊喜的是,十年之后,这名患者带着一面锦旗找到潘凯,感激他的妙手回春。而一般情况下,肿瘤患者术后有5年生存期已代表治愈!

患者信任医技才有机会提高

“于医生而言,技术的提高依赖于医患间的共同努力。患者的信任,可以让医生更加有决心、有信心,并为之努力。”

1998年,一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和家人一起,带着千辛万苦筹到的5000元钱,来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求医。原来,患者患了肝癌,经朋友介绍,慕名来找潘凯。

患者家属苦苦哀求潘凯:“潘医生,虽然我们只有5000元,但请您无论如何,救救他!”

潘凯暗自定下目标,一定要让患者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整台手术都尽量本着节约的原则,我也告诫自己一定要精益求精,不能出现任何并发症。如果有了并发症,顷刻之间患者那点儿救命钱就花光了。”直到现在,潘凯对当时医患间那种信任仍念念不忘。

在自己的严格要求下,潘凯为患者实施右半肝切除术竟没有输一滴血,术后用的也是几毛钱一支的青霉素。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渐渐恢复健康。而更让患者一家感激涕零的是,整个治疗过程连5000元都没有用完。

潘凯说,人的一生中,总有不断向上走的过程。但他认为于医生而言,技术的提高依赖于医患间的共同努力。“如果患者信任我,做手术我就更加有决心、有信心。患者的信任是开拓新领域最好的鼓励。”

用纸笔记录成长与成绩

“每5年,人生就应该有一个前进的步伐。我决定编写几本书,留下一些材料。”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因为其创口小、康复快,在我国迅速推广。为此,1991年10月~1992年4月,潘凯赴德国布莱梅港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深造。2002年6月~2003年1月,他再赴德国爱尔兰根大学医学院纽伦堡医院访问交流。归国当年,潘凯开始开展腹腔镜胃肠道手术。

2003年以来,潘凯带领全科开展腹腔镜下的胃肠道手术数千例,并连续四年主持举办省、市级腹腔镜在胃肠外科领域应用学习班,进行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现场演示。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有目标和规划。潘凯认为,每5年即可视为一个阶段。作为较早应用腹腔镜技术的团队之一,潘凯决定将经验记录下来,供更多人借鉴参考。他组织人员相继编写了我国首部胃肠外科手术图谱《腹腔镜胃肠手术图谱》、《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学》和《腹部外科急症》。据潘凯介绍,应出版社之邀,《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学》将再版发行。

“困难显而易见。由于腹腔镜所涉及的领域非常之广,术式也不断翻新,编委会比第一版时要扩大近一倍。出版第二版时,我们将尽力召集全国各领域优秀专家,尽量把所有技术涵盖在内,如此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经典著作!”潘凯一脸兴奋地说,他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勇敢尝试,逐步探索,为胃肠外科领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