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者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者日记/详情

医学奇迹不会随生命终结

时间:2017-12-25 10:31:06来源:未知作者:朱凡 阅读: 158219

blob.png

3月19日,邱财康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送别的人群中有他的家人、同事、朋友,还有来自瑞金医院的医护人员代表。在他86年的人生中,曾有过一段常人难以承受的伤痛磨难,也因此和瑞金医院共同创造了一项世界医学奇迹……

半个多世纪以前,上海曾流行过这样一首儿歌:“邱财康,为了钢,受了伤,进了院……”儿歌中所说的上钢三厂青年炉长邱财康1951年被招进上钢一厂,1956年转炉到上钢三厂, 1958年5月26日夜里11点,行车吊运时主扣松了,10吨半1300摄氏度的铁水掉下来爆炸了……瞬间,邱财康体表89.3%面积的皮肤被灼伤,其中深度灼伤面积达23%,人表皮好像焦炭,头肿得像气球,生命危在旦夕。

按照美国烧伤学科权威伊文思的理论,无论从烧伤面积还是从烧伤深度,他都难以生存。尽管有外国的医学权威结论,但医院、家属和邱财康自己都没有放弃。医院派出了40多位最顶尖的专家成立专门的治疗小组,开始向治疗过程中的重重难关发出挑战。


严重烧伤  攻克三关

严重烧伤后患者要过三关: 休克关、感染关和植皮关。在起初的2到3天里, 烧伤后的休克关是致命的。因为烧伤后创面大量体液(包括蛋白质和水分)流失,需要补充的体液难以计算。像邱财康这么大面积的烧伤,到底该如何抗休克?瑞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在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增加补液尤其是血浆的方法,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

在严重烧伤的患者身上寻找一条静脉保持输液畅通是很不容易的事。医生们在邱财康腹股沟下方切开皮肤找出大隐静脉,插入导管,直达下腔静脉,并且每4 小时用1% 的肝素冲洗一次,以防血栓形成。医务人员日夜守护在邱财康的身旁,随时观察他的各种变化,不断调整输液补给,邱财康终于安然度过休克关。

然而,紧随而来的是邱财康出现了绿脓杆菌败血症,并且开始对多粘菌素耐药。这一感染关如果处理不好,邱财康的右腿就保不住了。大家翻遍了国内外文献,终于在一份外国文献中看到了一线希望,用噬菌体以毒攻毒!细菌学系的同学们都动员起来,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制出供邱财康使用的噬菌体液,但如何利用噬菌体来清洗伤口又是一个问题。五十年代的中国塑料袋还很少见,医院的工人们自己动手,想办法把塑料制作成口袋形状将邱财康的腿悬吊起来,医护人员们不敢合眼,轮流拿着塑料袋套着腿帮他摇,观察腿上感染的组织一点点褪去。


创造医学奇迹  轰动全球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关,植皮关!如此大面积的创面需要植皮,邱财康只剩腹部一小块的皮肤,根本不够自身移植。瑞金医院的专家教授们带头,所有的外科医生都主动要求献血献皮,而重度烧伤患者邱财康急需皮肤的消息在社会上也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们涌到医院排队等候献皮。终于,在历经3个月的多次移植补皮后,邱财康竟然神奇地痊愈了,医生和邱财康共同创造的世界医学奇迹,轰动全球。


烧伤医学  从这里起步

事故后,邱财康在医生的指导和妻子的照顾下,一直坚持康复训练,终于慢慢恢复。2007年,瑞金医院百年院庆,邱财康为医院写下了“感谢瑞金医院给了我新的生命,祝愿瑞金医院再创百年辉煌”的文字。

抢救邱财康成功以后,荣誉纷至沓来,瑞金医院烧伤科也从普外科分离出来,开始制定烧伤治疗常规,查房制度和护理制度,并建立独立的烧伤手术室。瑞金医院烧伤科自1959年开始开展早期切痂、大张同种异体皮覆盖创面、自体皮和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术,1961年采用砌砖式混合移植术,1963年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早期切痂和打洞嵌皮混合移植的方法, 1964年瑞金医院烧伤科总结分析了收治的600例无呼吸道烧伤或其他合并症病员休克期的实际输液量,提出了适合我国烧伤病人的输液公式,史称“瑞金公式”。

此后,瑞金医院的教授们还和工人一起研制生产了烧伤患者专用的热风机,并开创了热风疗法在烧伤治疗中应用的先例……

各种手术方式和烧伤理论不断被发明和创新,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大大提高了中国大面积、三度烧伤治愈率。瑞金医院从此建立起中国危重烧伤救治的雏形,并第一次在国际上提出危重烧伤治疗的中国概念,让世界认识了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中国烧伤医学,奠定了我国烧伤外科治疗水平跃居国际领先地位的基础。如今,瑞金医院的烧伤科仍不断创造辉煌。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