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当家人面临“坏消息”

时间:2017-12-26 15:33:16来源:未知作者:顾晋 阅读: 213818

当家人生病,尤其被确诊身患绝症时,患者的亲属们往往会错误地通过金钱补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心,但他们不知道,其实突如其来的过度关怀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恐惧,因为此时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人们为自己送行的脚步声。

面对家人生病,该如何表达关爱?又该如何传递“坏消息”?


父亲得了癌症,每天我都抽时间去看他。在他病重的时候,我问他:“您需要什么?”父亲沉思了片刻回答道:“我需要你多陪陪我,其他的都不用了。”父亲走了好几年,可他的音容笑貌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是个整天和癌症患者打交道的外科医师,我在反思,除了对癌症患者病情的了解,我们对他们的心理究竟了解多少?他们究竟需要什么?

毫无疑问,癌症带给我们的是坏消息,提到它我们想到的仅仅是死亡,原本平静的生活即将结束。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就已经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于是,患者的子女在想:如何陪老人走完最后的人生?患者的父母在想:如何实现孩子最后的心愿?患者的单位在想:如何安排余下的工作,后事如何让家人满意、领导放心……所有的人忽略了这些不幸事件中的主角——癌症患者的想法。此刻我们的患者在想些什么?眼前发生的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我的行医经历中,我所看到的大多数中国家庭对癌症的第一反应是隐瞒。他们确信,癌症将是对患者最沉重的打击,无论如何不能让亲人遭受这样的打击。在看肿瘤门诊的过程中,许多患者的家属都要事先嘱咐我:“患者什么都不知道,千万别告诉他。”事实上,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对患者隐瞒病情是不可能的。他们在感到身体不适之后,都会想到可能的结果。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告诉我,其实他们早就从家属反常的表情、过度的关心、表面上过分的轻松中知道自己患的可能是癌症。可见,这种善意的隐瞒是徒劳的。

坏消息到底该不该告诉患者?我的回答是:应该!但是告诉患者坏消息的方式有很多种。首先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职业、年龄、阅历、文化程度以及精神类型都不一样,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也各有不同。如果我们遇到的患者是石光荣一样性格坚强、办事果断而且身经百战的男子汉,我们可以直接把坏消息告诉他。但是,如果患者的精神本来就比较脆弱,猜疑多虑,我们对这类患者就要加倍小心关注。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必定会引起强烈的精神反应,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伤害。此时要避重就轻,逐渐告诉他们。总的来说,我认为癌症患者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远远比我们估计的要强得多。

医生和患者家属应该经过充分的沟通,再确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告诉患者病情。我们不提倡永远不捅开那层窗户纸,那是一种情感上的浪费。如何让患者正视病情,主动出击和医生一道战胜癌症,是医生和家属以及患者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受过专业训练的高资医生应该扮演传递坏消息的主要角色。

癌症患者往往在被确诊后马上成为家中关注的重点,家人们提供一切物质帮助,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此时患者最需要的不是鲜花、营养品、抗癌偏方、与世隔绝的“舒适环境”及可口的饭菜,而是爱!

相信爱的力量吧,“善意的隐瞒”是徒劳的,物质的堆积是无用的,但是真诚地面对癌症,真诚地走进癌症患者的心中是可以做到的!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