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保留血脂指标 选国人剂量

时间:2014-12-25 16:37:00来源:未知作者: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 叶平 阅读: 107579

纵观国内外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虽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管理的具体推荐不同,但核心理念一致:治疗目标为降低ASCVD事件;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调脂治疗药物首选他汀;高危ASCVD患者必要时需强化他汀治疗。


我国血脂异常治疗之路有我国的特点:应坚持心血管危险分层;设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首选合适剂量他汀为防治ASCVD的药物,应尽早启动并长期坚持他汀治疗。


坚持心血管危险分层

设定LDL-C目标值


尽管2013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成人降胆固醇治疗指南取消LDL-C目标值,但多部指南仍支持目标值的设定。2013年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建议,一级预防LDL-C目标值为<2.6 mmol/L,二级预防为<1.8 mmol/L。2014年美国国家脂质学会血脂异常管理建议也坚持保留LDL-C治疗目标值。


我国血脂指南虽未更新,但2014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建议坚持设立LDL-C治疗目标值。


image.png


我国ASCVD现状面临严峻挑战,治疗血脂异常是防治ASCVD的重要手段。应坚持将他汀作为首选调脂药物。应用他汀药物时,依据危险分层使LDL-C达标,个体化选择药物剂量,尽早使用,并长期坚持。


首选合适剂量他汀为防治ASCVD药物


我国人群应用中等剂量他汀即可获益,无需大剂量他汀。


2007-2008年中国国家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数据表明,国人LDL-C水平多<3.37 mmol/L。HPS2-THRIVE研究显示,74%的中国患者应用辛伐他汀40 mg,即可使LDL-C降至1.51 mmol/L;而仅1/3的欧洲患者服用辛伐他汀40 mg可达到1.74 mmol/L的水平。基因多态性带来不同基线LDL-C水平,证明中国冠心病患者应用的他汀剂量与欧洲人群有差别。


此外,HPS2-THRIVE研究还显示,中国患者肌酐水平升高及肌病发生率10倍于欧洲。DYSIS-China调查数据证实,增加他汀剂量未显著提高患者LDL-C达标率。


尽早使用并长期坚持他汀类药物


他汀总体安全性良好,不显著增加肌、肝、肾不良事件风险。美国国家脂质协会他汀类药物使用及其安全性建议指出,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呈剂量依赖性,随药物使用剂量增加而上升。无论肌酐异常、肌病或新发糖尿病风险都与剂量有关。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非常重要,但也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一项Meta研究表明,他汀治疗时间越长,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越低。HPS研究长达11年随访结果显示,坚持长期他汀治疗可使更多血管事件的绝对值下降。


REALITY-CHINA调查对12 040例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用药情况和达标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他汀治疗率低,仅为37%。HPS2-THRIVE研究显示,中国ASCVD患者使用他汀率远低于欧洲人群,他汀使用大于3年者仅为8.9%,使用率之低亟待关注。

微信版最终.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