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无需妄自菲薄
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回忆说,在2014年,一次海外的会诊经历令其印象深刻。
朋友父亲的故事
2014年秋,刘又宁在欧洲参加学术会议之际,刚好一位朋友的父亲正在德国一家著名的医院住院,且病情危重。得知刘又宁在当地开会,朋友反复请求他去看看患者,提出可供参考的诊治意见。本着虚心学习的精神,刘又宁答应了朋友的请求与院方的邀请。
患者的孙子长期在德国留学,因家境不错,爷爷自然少不了要常去探望。2013年去欧洲时,70余岁的老人顺便就在当地做了一次较全面的体检。胸部CT检查发现,患者肺部有一孤立的直径1厘米左右的结节。刘又宁看到该CT片的第一反应就是“应当及时手术”。但不知是因患者语言障碍,还是国外医生的诊疗习惯,朋友说被医生告知为“是良性肿瘤,不必手术”。2014年老人再次去德国,顺便复查CT时发现原结节几乎增大了一倍。朋友当机立断,在当地选了一家知名胸外科医院给老人做了切除手术。
手术很成功,但术后尚不到6小时,患者就被鼓励进食,结果不幸发生吸入性肺炎,抢救时,下呼吸道曾有食物吸出。且因发现与治疗不够及时,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抢救复苏后,神志却一直不清楚,也无法摆脱机械通气。朋友救父心切,又将老人转到德国以重症医学为主的最著名的医院。转院后虽经多方努力,几乎想尽一切办法,但患者病情一直无明显好转。直到近期,刘又宁得到的消息仍是:“患者昏迷,也脱不掉机械通气与ECOM(体外膜氧合)。”
理智评价国内外医疗水平
“我曾在日、美临床科室留学,当时国外医院的设备之完好、技术之全面,特别是不能自主进食、晚期肿瘤患者营养之良好,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刘又宁回忆,“但国外年轻医生,虽然理论分析能力强,但对少见和危重患者临床经验不足,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刘又宁认为,本例患者家属与医院的失误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选择更早一些手术,二是机械地按“指南”过早鼓励患者进食,且发生吸入肺炎后,发现与治疗抢救不及时、不得当。
“患者入住的第二家医院,值得夸赞。其管理井井有条,住院环境优美,ECOM技术应用娴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对我这位从‘落后国家’过去挑毛病的不速之客,对方接待之有礼貌也非常令人感动。”刘又宁向记者介绍了当时在第二家医院的会诊经历,“ICU的一、二把手(一把手曾到我院短期考察过),在休息日特地从家里赶过来,耗费近一下午时间,陪我看患者,认真听取意见,相互讨论。对于我们之间存在的不同看法与主张,他们首先会坚持自己的意见,据理力争,但一旦认为你说的有道理,他们也很愿意参考执行,并在我回国后继续沟通,听取我的诊治意见。”
对于这次的海外会诊,刘又宁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人为长辈的健康可以不顾一切的决心值得尊敬,但除非极特殊的问题,一般没必要舍近求远去跨洋求医,最好的医疗可能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前提是能找到恰当的医生和合适的医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01-232024
心脏有“漏洞”、微创来“补心”,长征医院创新技术一针封堵罕见动脉导管未闭
-
01-042024
道一风同无问西中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