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帮人度过最后时光

时间:2016-12-12 16:24:16来源:未知作者:王坤 阅读: 90863

1.png

早晨,看见医生走进病房,8床患者整了整病号服,喝口水,静心等待医生查房,为这一刻他似乎准备了许久。

“昨天怎么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王昆问。

“咳咳,”他先清了清嗓子才道,“昨天下地上厕所了,回来腰还行,这次没疼,但腿没劲;另外,胸两侧,就这、这,还有右肩,”他在身上上下左右比划着,“这两天疼得厉害,您说这是怎么回事?晚上睡觉偶尔还有点憋气。主任,什么时候给我做治疗?”

“尽量别下地,腿没劲小心摔着;少坐,减少腰椎承重。先调调药,把身体调整好了,我们再谈下一步治疗。”

“那我什么时候做治疗呢?”再次询问的他有几分急切甚至是期待。

他,31岁,国有企业技术骨干,家中独子。小家庭幸福美满,妻子娇小温柔,1岁多的儿子刚会叫爸爸妈妈,聪明可爱,生活本来美好又充满希望。但7个月前,他发现自己出现手脚乏力、说话语速变慢的情况,就医后查出左脑室旁占位,继而确诊左肺癌,伴发脑转移、多发骨转移及肝、脾、肾转移。对于这一切,他只知道脑子里长个小瘤子,伽马刀已去除;同时腰也出现了一些良性病变,但位置不太好,不好处理。他希望能马上好起来,回归以往的生活,担起单位、家庭中应有的责任。但他不知道,曾经的一切都回不去了,前面只有更凶险的情况等着他。

治疗两周后,随着止痛药增加,他的疼痛得到了缓解,但憋喘日益加重,无法脱氧,夜间常憋醒或做噩梦、心慌。他似乎也感到了什么,医生再查房时,他开始平静地叙述自己的症状,不再急切地询问治疗,不再谈出院。而妻子每次都在一旁静静听丈夫诉说夜里的不适,有时她会撇过脸找些事做,显得忙忙碌碌,再抬头时却已红了眼眶。

王昆了解到,自丈夫生病以来,她就辞去工作,将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看管,整天守护在医院。但随着疾病进展,丈夫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焦躁,曾经有说有笑的他们,现在总相对无言,而后连“要不要盖被子”这样的关心都开始让丈夫厌烦。“他恨自己因生病越发虚弱的身体,但却因恐惧,逃避了解自己的病情;她,因公公不让说出实情,面对挚爱,只能藏住‘秘密’,承担所有压力,她何尝不万分害怕。”

王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更触动在心中,他说,“家属常因担心患者知道实情后崩溃、放弃、生存时间变短,而选择说谎。但更多情况下,反而是家属承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替患者做了决定。病情告知变成横在亲人之间的一道鸿沟,患者置身迷宫中,不知出口在哪里;家属置身迷宫外,想帮却又无能为力,最终留下诸多遗憾。”

今年1月31日,他走了,曾经心心念念回到原来的生活,却在临终前都没能对妻子说上一句感谢,嘱咐父亲保重身体,给孩子留下多些回忆。

这是王昆2014年感触很深的一件事。他觉得,丧亲是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恋的对象时都会面临的境况,关键是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当患者面对死亡时,医生尤其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帮助,这应是医生的责任。或许我们能通过了解死亡、死亡过程及丧亲,更好地计划生活、武装自己,直到患者与亲人能相互支持,度过最后最宝贵的时间。”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