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者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者日记/详情

身为父亲 多了份责任

时间:2016-12-12 16:28:18来源:未知作者:杜远 阅读: 103620

1.png

分别四年多,再次见到师兄冯亮时,他已是山西大同煤炭集团总医院的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被问及几年中最大的转变时,他略微思索后答道:“责任心更重了!”正是如此,眼前这个内敛、稳重、身着白大褂的人,已不再是大学时那个风风火火的体育部部长了。“作为主治大夫,细心、责任心是工作中最必要的!”冯亮如是说。

突遇棘手病例

2014年冬天,冯亮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下午4点,他接到120急救中心的电话,要他做好抢救准备。几分钟后,救护车送来了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人呼吸短促并伴有剧烈的胸痛,彼时已无法独立行走,进入导管室后,血压偏低、心率偏快,病情危重。急诊PCI抢救近2个小时后,终于将老人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冯亮立刻联系超声科医生到病房进行会诊,检测的结果让他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8mm的室间隔穿孔!这种大小穿孔的患者随时会发生心力衰竭或者休克导致死亡!这种病例他从未遇到过,一时间有点乱了分寸。“别慌,一定要镇定!”他这样告诉自己,稳了稳心神,他立刻行动,申请上级张润华主任、孙玉红分管院长共同查看患者;同时,联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导管室王乐丰主任,请他给予远程指导。

经过两个星期的悉心医治,老人的病情得到控制,然而新问题接踵而至。“室间隔穿孔本就发生率较低,而且现在唯一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但我们医院并不具备手术条件。”冯亮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患者有治疗的意愿,不论怎样我都有责任让他得到医治!”他信念坚定。为此,冯亮再次联系朝阳医院,经过仔细地沟通协调,老人在出院当天的中午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前往北京接受后续治疗。

“多打几个电话,多讲几句病情,患者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没什么麻烦的,而且我还更心安。”冯亮憨憨地笑了笑,继续说:“很多时候,就是多说几句话的事情!”

沟通多了  矛盾就少了

很多时候,就是多说几句话的事儿!就是这样简单的心思,让患者得到了重获健康的机会;也是这样简单的心思,工作四年多来,从未有患者或家属跟冯亮红过脸。“自己或家人生病了当然着急,不明白什么情况就更急了。多跟他们讲一句病情,多询问一句身体状况,沟通多了,矛盾也就少了!”这就是冯亮的“医患相处之道”。

2014年1月31日甲午马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对冯亮来说是特别的一天。伴随着婴儿响亮的啼哭声,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父亲。从此,心头多了一份沉沉的挂念,肩上也多了一份甜蜜的负担。“小家伙的出生,更是让我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对儿子的影响,我希望他以后能做一个有责任心、勤奋、努力的人,而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他的榜样!”冯亮这样说,也这样做着。或许很多年过去,他依旧还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但相信这样的他,会是儿子的好父亲,患者的好医生!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