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患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患故事/详情

一位患者眼中的SICU

时间:2018-09-20 15:22:48来源:未知作者:王静 阅读: 140239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有许多人陪着我们走过一段又一段的路程。他们或是爱人、或是亲人,或是朋友,或是同事,或是陌生人,爱我们的人,跟我们针锋相对的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同时,也正是这些人,组成了我们的一生。我们懂得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所有滋味,因为它让我们的一生回味无穷;感恩相遇的人们,参与我们的生命;感恩曾给予我们的每一次思绪纷飞,心潮波动。作为SICU护士的我们,还要感恩我们可亲可敬的领导,感恩与我们一同并肩作战的医生们,感恩配合治疗护理的患者们,还要感恩神圣的燕帽让我们这一生不虚此行。当穿上标有SICU符号的战衣,我们便成为了一名守护健康的战士,护理危重症患者的重任便落在了肩头。没有后悔,没有退缩和怨言,有的是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有的是在ICU病房里,床与床之间,人与人之间,365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上演的感恩与感动,它鼓舞着我们在这条护理道路上无怨无悔并肩前行。

夜已深,我还没有睡,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放映着今天的事情。虽然现在已是寒流侵袭的季节,但这件事情带给我的却是春意融融,心头暖流攒动。

拧开台灯,我的笔尖一动,流泻下了此时的感受。

记得有位实习小同学把ICU比喻成为人间地狱。问其理由,她说:“这里的每位患者都在床上躺着,身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管路,各种各样的监护仪器,不能下床活动,没有家属的陪伴,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活的很没尊严;还要饱受病痛的折磨。危重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整日徘徊在生死边缘。这样的日子,不就是在地狱生活吗?”我当时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有人无微不至的帮助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树立信心,祛除疾病,早日脱离死亡边缘,而这些人,就是ICU人。”

但是,对于每位患者来说,我们的科室在他们的心中又是什么样子呢?是术后患者的避风港?是CPR患者是去是留的生命转角?是癌症患者切除肿物后的残后余生?是心脏搭桥术后患者被营养的心肌、血管内湍流无阻的血液?还是昏迷患者家属的希望田野?我想,无非是记忆中的朝阳晓露,或是黑暗痛苦。

当我遇到他,与他交流后,才发现我的科室在他眼里是这个样子的。

今天下午,我来到了消化科病房,再次见到了67岁的奎安老先生。他盘腿坐在病床上,刚到门口,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便迅速落在了我这身护士服上。摇着右手,亲切的跟我打着招呼。我走到他床前,老人点着头说:“看到这身儿护士服就觉得亲切”。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询问了一下他的病情。老人笑呵呵的说,明天可以出院了。当我问到调查问卷事情时,他向我娓娓道来,述说了6天时间自己在SICU的真实感受。

67岁的他患有高血压、陈旧性心梗、肾病综合征、胆结石,因为进食了巧克力导致上腹正中持续疼痛,伴低热、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两日后感腹胀、未排气排便,来我院查血及腹部CT后提示急性胰腺炎,收入SICU。因为症状较轻,故只给予禁食水及药物保守治疗。在6天的治疗时间里,老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同时也感受着监护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他感受着,感动着。所以当病情好转,准备离开SICU时,他的一份《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真实客观的反应了SICU护士为他提供的优质基础护理服务情况,以及他的亲身感受。另外在这份调查表的背面,老人还写下了这样一段肺腑之言“尊敬的ICU病室全体领导、治疗组、看护理组全体同志:在你们全团队精心有效治疗下,我已渡过危重病期,转入普通病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诚挚的谢意。表中所写不是你们工作的全部,但一定是我一个67岁病号的亲身感受,真实感受。希望在媒体、网站看到你们更骄人的成绩。”这张调查问卷、这段文字让我们全体SICU护士为之动容。含着热泪的眼睛清楚地知道,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是对所有SICU护士努力工作的最好赞誉和肯定。工作之辛苦,身体之苦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做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不要荣誉勋章、不用别人高歌赞赏,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患者对我们工作的肯定,理解。多年来我们始终如一的履行:用一颗感恩的心,做让别人感动的事。

 老人轻轻地说道:“刚刚入科那天,我的身体特别不舒服,家人又不在身边,陌生的一切,再加上病痛的折磨,让我觉得很害怕无助。可是当护士们面带微笑,关切的目光,轻柔的操作,认真的为我进行健康宣教时,我觉得就像我的亲人在安抚我,鼓励我,使我的恐惧减少。不仅对我这样,护士们对待所有的患者都如此。当时我很奇怪,那一声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是怎么自然不做作的呼唤出来的?后来通过观察才发现,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唤,是把病人当亲人的一种表现。这就是我入室第一天的感受,那种微笑那种话语真的是一剂良药,抚慰了我的心,让我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念。”

老人哽咽了一下,接着说道:每天早上交班前,我都会看到护士长认真巡视一圈病房,为患者整理一下被角。与清醒的患者聊上几句。虽然只是三言两语的嘘寒问暖,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很受感动。老人说的没错,这样的情景也是所有SICU人每天看到的。清晨,护士长办公室的灯光透过玻璃早早点亮,每当看到这束光,我们的心里都会暖暖的。就连一夜的辛苦劳累也在瞬间减少了。有了这束光,我们才不会害怕、不会跌倒;有了这束光,我们才知道前行的正确方向;有了这束光,才知道什么叫携手前行;有了这束光,才知道要感恩的活着……我庆幸今生能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教我做事,教我做人。

此时的病房因为我和奎老的对话,安静了不少。

“每天晨起护士站交班,认真细致;床旁交接班,详细认真;而且还有专门的督导护士进行监督检查,这样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很好,既起到提醒作用,又补充了不足之处。”我不得不佩服老人的观察力,竖起大拇指说:“老先生,我可真佩服您的细心。这个建议是我们护士长提出来的。每天床旁交接班,每个区域都会有一名老护士进行督导,保证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还是你们领导厉害呀!”他也竖起了大拇指。

接下来他缓缓说道:“在这个科室里,我体会最深的是就是护士同事之间的这种相互团结协作的精神。每次收治患者时,都能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每个人都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意识,这让我们非常有安全感,心里非常踏实,不会担心没有人照顾。对于你们的工作,这几天我真切的看在眼里。我知道SICU的护士真的不容易。为病人翻身、吸痰、擦浴、倒尿、擦大便等等,这些常人看来都觉得脏累的工作,你们却丝毫没有怨言。那天一位小护士的脸上还被喷上了痰液,人家什么话都没说,洗了把脸,接着翻身。我隔壁的病人大便解了一床,那味道实在难闻。可那几个护士好像失去了嗅觉,擦了洗,洗了又擦,最后熟练地换上了干净的床单。我看在眼里,不得不佩服,亲人能做到的,你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你们的护理服务到位,责任心强。我是胰腺炎的患者,禁食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为了缓解口渴的问题,护士们用沾湿水的棉签给我间断擦嘴。看着你们忙忙碌碌的,我非常心疼,怎么忍心让你们为我这点小事操心,经过我再三请求,护士才同意让我自己完成这件事情。她们特别害怕我偷偷喝水,并说明了禁食水的重要性。我知道她们是为我着想,所以我必须配合治疗。我非常理解你们,你们的忙碌,我看在眼里。一转眼儿,十多分钟的时间,吃完了中午饭;上个厕所都要憋着,等完成手里的工作再去;忙碌一上午,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老人还在继续说着,可我已经什么都听不到了。泪花在眼中转动着,我不得不抬高下颌,咬紧牙关,让那感动的、幸福的泪水流进心田。是的,ICU的青春是一团火,笑容与彩霞飞映,温暖着患者的心里,洒满了病室的每一个角落;ICU的青春在一滴滴汗水里,伴随着翻身、叩背、吸痰、擦浴、洗头、泡脚、擦大便···……而潇洒滑落;ICU的青春在脉搏里,伴随着病人心跳搏动着奔腾的节律;ICU的青春在粗糙的十指上,智慧的在键盘上弹奏出优美的特护记录旋律。

收回纷飞的思绪,听着老人继续说道:“还要感谢一位护士。事情是这样的,晚上我的脚盆不见了,为了给我泡脚,她亲自去为我买回了一个,为我泡脚。她什么都没说,只说泡泡脚会让我觉得舒服些。我觉得很感动。明天出院前我会亲自把钱还给她,并向她再次致谢。”我摆着手说:“不用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听完您的一席话,我想我们SICU的护士会更加努力,做的更好”。“你们做的已经非常非常好了”奎老先生点着头一字一字的说着。然后他叹了口气说“只可惜我只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还有好多人的名字叫不上来,对不起了。等我完全康复了,去看望你们。”

  我们的谈话在奎老先生的主管医生到来时结束了。因为要交代明天出院的事宜,我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离开了病房。

  当我写到这里时,脑海中闪现的是护士长每天巡视病房,安慰患者时的情景;同事们井然有序,认真细致的交接班;严格执行着三查七对制度;一句句细心体贴的问候,一声声甜蜜的称呼;一双双巧手抚慰着受伤的心灵,解除躯体的病苦;热情洋溢的话语,流露出对患者真切的关心和热爱。在这一刻,我为奎安老先生所说的感动着。这是朴实而又真诚的对话,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以及感动。这个应该就是护士长常说的“感恩,感动”吧。

  感恩,是一份爱,是一份回报,是一份感情,是世间最美好的礼物。同样它也是世间、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份“情”。就让感恩的心存在于每一个人,让感恩去感动,让感动去感恩。

  捻人间最明媚的一抹朝阳,于心灵陌上,开一朵感恩之花,馥郁芬芳。

成长在这样一个科室里,我们温暖着、感恩着,也感动着与被感动着。我们把握生命轮回的航舵,无怨无悔奉献给伟大的护理事业,奉献给我们温暖的家——SICU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