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欧唐静®实力逆袭 糖尿病患者迎来“心”获益

时间:2018-03-15 15:10:49来源:未知作者:黄晶 阅读: 84782

“SGLT2抑制剂欧唐静®(恩格列净)的成功是对传统降糖药作用机制的颠覆。”其绕开了以往围绕着胰岛、胰岛素厮杀的主战场,将目光聚焦于肾脏,通过抑制肾脏对糖的重吸收功能,让体内的糖从尿液中排出。

3月1日,排糖减负,用心获益——糖尿病治疗“心”变革媒体沟通会在京举行。全球首个被心血管结局研究证实能将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的口服降糖药欧唐静®在中国上市。该药是目前中国获批最全适应症的SGLT2抑制剂,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配合饮食运动控制,可单药、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使用,改善血糖控制, 这为内分泌科医生更好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力武器。

据悉,欧唐静®已在全球超过80余个国家上市,总体安全性良好。目前,欧唐静®在中国上市的剂型为10 mg,口服,每日1次。


image.png

“不被看好”的欧唐静®实力逆袭

“在欧唐静®研发之初,我并不看好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很坦率地说。

糖尿病顾名思义,尿中含糖的疾病,不是正常生理现象。而SGLT2抑制剂的机制就是让体内多余的糖直接从小便排出,这有悖于对糖尿病理解的常识。

当所有的降糖药都在排队等待检验,证明自己绝非“汉奸”,没有为心血管发病“添砖加瓦”时,欧唐静®异军突起,直接“瓦解”了38%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此数据一出,学术界一片哗然,不仅震惊了糖尿病专家,还惊动了心血管专家。部分心血管专家高呼:这哪里是降糖药,分明是心血管药物!甚至引发了欧唐静®到底应属于糖尿病药还是心血管药之争。

欧唐静®出人意料的心血管获益,才真正让其在降糖药中脱颖而出,成为值得内分泌医生信赖的降糖武器。

image.png

改善心血管结局的探索从未止步

一项纳入7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全因死亡的40.4%,是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

“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探索从未止步。”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强化降糖”“控糖+无低血糖风险”,以及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等,都是学术界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而做出的不懈探索。学术界最终意识到,只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即有效管理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才能有效改善心血管结局。

 “综合管理治疗策略推行至今,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结局依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急需找到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纪教授强调,“欧唐静®是在我国新近上市的口服降糖药物中,唯一被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明确证实有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它的上市很好地填补了此前在中国糖尿病治疗药物上的空白。”

心血管安全性脱颖而出

在基线HbA1c≥ 8.5%的患者中,恩格列净单药治疗显著降低HbA1c高达1.45%;控糖平稳持久;在联合治疗方案中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

以上优点只能证明,作为降糖药欧唐静®是合格的,并不能让其在众多降糖药中脱颖而出。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血管安全性研究EMPA-REG OUTCOME®证实,在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中,欧唐静®显著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达38%,这才是其逆袭成功的关键所在。

该研究在全球42个国家纳入70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观察3.1年,旨在评估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欧唐静®(10 mg或25 mg,每日1次)或安慰剂的效应。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治疗组相比,恩格列净组可显著降低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对于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恩格列净可使心血管死亡率降低38%。

“恩格列净的EMPA-REG OUTCOME®研究首次打破这一僵局,翻开了口服降糖药物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母义明教授指出,值得强调的是,在上图中两条曲线从开始即明显分离,这说明欧唐静®在用药之初即有明显的降低心血管死亡率的作用。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