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治疗三病区正式启用
一个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最生动的“深圳案例”
“国家队”提前一年兑现开放800张床位承诺
8月1日是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值得纪念的日子。
作为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探路者,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名院工程,随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2楼放射治疗科第三病区揭牌,这家由肿瘤防治“国家队”运营的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达到806张,且使用率超过80%,提前一年完成与深圳市协议开放床位!
“除了进一步缓解深圳放疗资源的紧缺,也标志着我们提前一年向深圳交上满意的答卷,更是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北京、上海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探索实践。”王绿化院长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赫捷院士率领的肿瘤防治“国家队”的强力推动下,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深圳肿瘤患者“看病难”的民生痛点已得到有效缓解,深圳首家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创办取得初步成功。
一年内连开三病区
132张病床缓解患者“放疗难”
张先生是一位29岁的直肠癌患者,手术后需要辅助放化疗,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就诊。医生考虑到张先生年轻且未婚育,不仅拟定了最好的方案,还向他提出精子冻存的建议。张先生说:“我在这里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为患者服务!”
前来复查的赵老先生也分享了他的诊疗经历,他患皮肤蕈样霉菌病已经十几年。今年再次复发后,辗转了多个地区、多家医院,均未被收治。“说是要电子线放疗技术,现在很多医院都不开展了。”赵老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肿瘤医院就诊,很快被收治入院,并顺利完成了表皮电子线照射治疗。他说:“我忘不了当时王绿化院长说的话,技术没有什么老不老的,只有有用和没有用的,只要对病人有用的我们就开展。”
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绿化院长来到深圳极大提升了深圳在放射治疗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为深圳组建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放射治疗团队。从2018年8月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正式开科收治病人,到2019年8月1日,短短一年时间开设3个病区,开放床位达132张。现在两台加速器每天平均治疗病人在80人次以上,已经有650位患者在这里得到放射治疗。
“大约60%-70%以上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由于放疗资源的极度稀缺,深圳患者不得不奔波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区。而现在,深圳和周边地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质量高水平放射治疗。”王绿化院长说,随着医院一期扩建工程动工,将新增10台直线加速器机房,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动工在即,不仅“放疗难”将有效缓解,而且深圳未来还将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放疗新高地新中心。
提前一年“交答卷”
800多张床位使用率超八成
“第三年,按照医院设计规模全面开放门诊各科室,病床全部投入使用。”这是深圳市与肿瘤防治“国家队”共同开办这所医院的协议内容。现在,医院一期800张床位已经全部开放,提前一年完成协议。
据统计,截止2019年8月1日,全院已开放住院病区19个、科室23个,全院总床位数806张,在院患者突破700人,床位使用率超过八成,CD型病例超过九成。
两年办成一所现代化专科医院关键在哪里?
“得益于‘一院两区’的创办战略,人才支撑对深圳医院的创办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王绿化院长说,一方面北京总院派出一流专家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最有力支撑,目前常驻专家近50人,同时两年来有近百名轮派专家前来深圳服务,涵盖了外科、放射治疗科、内科、麻醉、影像诊断等各领域;另一方面医院自身也迅速完成人才梯队建设,截止7月31日,员工总数达到847人,其中临床医疗人员、科研人员和物理师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过70%。仅去年一年,医院新增学术委员会任职256人次,其中国家级学术任职超过100人次。
人才队伍的欣欣向荣,带来医院服务能力的节节攀升。2019年上半年,医院门诊达32047人次,开展手术1851台。一批开创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华南地区首例的高难度手术得以开展,为肿瘤病人再次赢得宝贵生命;以MDT为特色的诊疗新模式,让疑难病例不用辗转各科室重复挂号,而能获得更优诊疗方案;更令人振奋的是,从患者医保支付来看,深圳本地医保占52%,其余病人来自甚至以外,遍及全国各地。
“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强调,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等多种方式,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王绿化院长说,2017年3月18日,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探路者,在原国家卫计委、广东省和深圳市领导的共同见证下,肿瘤防治“国家队”正式扎根深圳,创办了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现代化肿瘤专科医院,用两年多时间就已初具规模,不仅更好满足了深圳及周边地区群众对高水平肿瘤治疗服务的需求,也成为在大健康时代携手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一个生动案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兰大一院第23批援马医疗队员强尧生荣获萨瓦大区表彰
2025-05-23 -
new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柳小平荣获“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5-05-23 -
new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兰大一院临床营养科举办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
2025-05-21 -
new兰大一院牵头开展甘肃省高血压排查起底及科普培训工作
2025-05-21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