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教授指出:提升照射精度是射波刀技术的“硬核”
现阶段,在肿瘤放射治疗专业领域,射波刀的横空出世无疑为人类战胜癌魔提供了一把所向披靡的“大杀器”。而推出射波刀,更是由于能够动态追踪肿瘤运动、实时精准定位照射、对肿瘤组织彻底包抄围剿而威力倍显。尽管这样的设备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必须用人操作,所以会有一定程度的人为误差。在临床实践中,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射波刀治疗中心李玉教授及其团队针对不同部分肿瘤而选定特定的追踪方式——通过改良改进,植入特定数量的“金标粒子”,从而使照射精度保证在1毫米之内,确保了射波刀在专家的操作下能够使“导弹”对肿瘤组织实施更加精确的打击和损毁。
放疗已成为抗击肿瘤主力军
时下,癌症已经占据我国所有疾病死亡率榜首的位置。据《2018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目前国内现有癌症病例2380万人,每年癌症新发病例380万人,每天约1万例,而每1分钟就有7人确诊为癌症。全国肿瘤年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达229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为13%,即每7至8人中就有1人因癌而死亡,国人癌症死亡人数占世界新发肿瘤的21%,死亡人数占世界死亡人数的24%。换言之,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已居全球第一。由此可见,我国肿瘤的防治形势已非常严峻。
李玉教授介绍:当前,肿瘤临床公认的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这其中,放疗自2000年起,伴随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进步而得到迅速提升,因为对患者身体创伤小,一跃发展成为遏制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大约有60-70%的肿瘤病人在患病后不同时期接受放疗,在55%可根治肿瘤中,手术占27%,放疗占22%,化疗占6%。在美国,所有癌症的70%给予放疗,而我国只有42%;在美国,所有癌症的治愈率约在60-70%,其中50%的病例有放疗技术的参与;在病人的所有医疗费用中,放疗费仅占5%,其治愈/参与治愈的病人却能达到35%,是效价比最高的重要疗法。
“黑科技”射波刀异军突起
作为放疗领域中标志性的“黑金”科技手段,射波刀又被称之为赛博刀、电脑刀或网络刀,被誉为“摧毁肿瘤的无形利刃”。实际上,射波刀并非一把人们想象的有形之“刀”,而是将计算机、机器人、加速器、影像导引、肿瘤实时追踪等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立体定向及全身放射手术新形式。在传统外科手术时,病人需要进行麻醉,有手术切口和出血,会产生一定的痛苦。而与外科术者手中的刀不同的是:射波刀是从超过1900个角度中,选择100-250个最佳入射方向,跟随肿瘤的移动自动调节,从不同方向聚焦照射,对肿瘤产生的杀伤力,如同手术切割作用,但无伤口、无痛楚、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且肿瘤外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和重要脏器不受波及。自1987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脑外科、放射肿瘤学专家发明并应用到现在,射波刀已经历了四轮的升级改造。
自上世纪80年代跨出第四军医大学校门后,李玉医生被分配到沈阳军区总医院,之后任原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将肿瘤介入技术和放疗结合起来治疗肿瘤。1996年,目光敏锐的李玉主任在国内首次引进了全身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系统,即百姓俗称的X刀治疗肿瘤;2010年,调入原解放军302医院任放疗中心主任,他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第四代射波刀新技术;2015年到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射波刀治疗中心,迄今已将射波刀广泛运用于头部和全身肿瘤的治疗中,如颅内良恶性肿瘤、血管畸形、脊髓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等,累计受益病例数量万余例,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李教授被视为亚洲首台第四代射波刀的“掌刀人”,在原发性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临床诊治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精准穿刺为射波刀保驾护航
在李玉教授的大力倡导和率先垂范下,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三甲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引进和开展了射波刀技术。但使用好射波刀的前提是必须掌握“金标粒子”植入技术和要领,要让医生拥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唯有正确植入“金标粒子”,才能通过追踪植入的标记物,增强靶区的剂量分布和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做到精确导航、精确定位、精确照射,最终实现“实时追踪”照射。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日趋成熟,提升体内靶点定位准确性的问题也由此浮出水面,成为困扰临床的难题和限制推广的瓶颈。医生虽然可以根据CT机产生的断层图象确定微创入针的角度和深度,但在手术实施时,往往根据个人技术和经验,致使入针角度的精确性、准确度和成功率难以保证。
如果能有一种定位准确的设备化解上述棘手难题,无疑成了临床医生们的最大心愿。2002年,李玉教授联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主任周纯武、北京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冯梅等人组成科研小组,历时4年刻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穿刺定位仪”,填补了国内空白的发明专利,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设备是依据CT的断层扫描影像信息,在脱离CT的实时监控状态下,准确还原CT的断层方向和断层角度,精确重复断层影像所描述的空间位置,实现高精度、多点位、可重复的数控立体定位技术,研发期间临床验证病例达200例,所做经皮穿刺活检、粒子植入、射频消融等最小角度为0,最大角度69度,病灶最小0.5厘米,最大18厘米,穿刺结果显示一次性进针命中率高达100%,至此彻底杜绝了以往盲穿手术的高风险。
临床疗效靠优秀专业人才
针对针对目前国内各级医院放疗科掌握经皮穿刺植入标记物技术的人才寥寥无几,相关操作知识和实践技能尚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现状。李玉教授及其团队还于去年春季举办了“首届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穿刺培训班”,来自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广东、内蒙、山东等全国肿瘤放疗科、肿瘤微创治疗科的100多位专业人员就穿刺技巧、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处理等内容接受了系统培训。国内受邀权威专家就《CT介入技术常规、到靶区方法和CT引导下穿刺技巧》、《超声下穿刺活检和金标准植入及并发症处理》、《CT引导经皮活检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穿刺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CT下数控穿刺引导定仪定位穿刺活检与金标植入流程简介》、《穿刺金标植入要点解析》等话题展开了精彩演讲及学术探讨;同时在该院放疗CT室进行了精准放疗的定位穿刺活检与金标植入的现场示范演示,由专家面对面进行病例分析,手把手传授穿刺要领和技巧,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和称赞。
射波刀技术取得累累硕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李玉教授的模范带领和全力推动下,射波刀技术及“金标”精准植入技术以解放军总医院为“标杆”,正在向全国范围内辐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院的青睐,造福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在李玉教授的精心诊治下,小肝癌患者(病灶5厘米以下)1、2、3年生存率为100%、90%、76%;大肝癌病人1年和18个月的生存率达到了78.6%和59%;巨块型肝癌病例,1年和18个月的生存率达到了63.8%和43.6%,与国外文献报道较外科手术统计生存率均有提高,处在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最早引进开展射波刀技术的三甲医院。对此,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全国委员、黑龙江省医促会放射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一院肿瘤科主任张大昕教授与李玉教授的见解和思想高度一致。张大昕介绍说,自他们科室引入射波刀后,利用“金标”影像引导功能,对患者病人的移动给予实时追踪并持续纠正,将操作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在靶区“勾画”中做到了精准得当,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正常呼吸,充分放松,感觉舒适。射波刀在治疗“勾画”肿瘤范围时,避免殃及周边正常器官和组织,放疗毒性反应更小,更安全。该科赵锦龙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强调,传统治疗室根据病理分型及分期来制定方案,不同病例的诊疗方法一致,但病人的个体情况又存在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从分子和基因层面来剖析,做到精准化疗,这样才能一击即中,消灭肿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医养融合绘蓝图 提能强基筑高地--达州市卫健委调研组赴宣汉县调研
2025-04-28 -
new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荣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
2025-04-27 -
new甘肃省中心医院完成全国首例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联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切除术
2025-04-26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3D鹰眼显微镜系统+Zero-P+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2025-04-26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