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研究:跑偏的舆论焦点
6 月 17 日,新华社发 出报道《屠呦呦团队放“大 招”:“青蒿素抗药性”等 研究获新突破》引发社会强 烈反响,被大量媒体作为头 条新闻转发。文中指出:屠 呦呦团队针对青蒿素出现的 “抗药性”难题,经过多年 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 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 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 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 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 疗方案…… 随后,澎湃新闻采访 了屠呦呦团队及其所在研 究所两名科研人员,他们 均表示,目前的科研发现 “苗头很好”,但被认为 是“重大突破”为时尚早。 这样的表态引发网友对屠 呦呦的研究成果到底是“重 大突破”还是“进展”的 争议。同日,不堪纷扰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 所官网发布声明称:关于 屠呦呦团队研究成果的报 道一切以新华社稿件为准。 把真正的科学成果排 斥在外,却把科学的“噱头” 热闹当成科学宣传重点, 纠结于“重大突破”和“进 展”的表达差异。这种行为, 无疑是买椟还珠。 对于红斑狼疮临床试 验的前景,屠呦呦教授表 示:“青蒿素对治疗红斑 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我 们对试验成功持谨慎的乐 观。”这个表态体现了屠 呦呦严谨、务实的科学家 精神,更值得赞扬。 无论是新华社对屠呦 呦的高度评价,还是屠呦 呦自己的低调回应,以及 公众对“重大突破”的欢 呼与争论,其本身并无对 错之分,仅是立场不同而 已。我们不应该过度强调 “重大突破”和“进展” 的区别,而应该更多的关 注屠呦呦工作本身的科学 价值和技术前景。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警 醒我们,人类并没有真正 地消灭疟疾,疟原虫在不 断地变异,抗药性在不断 地增强,既往的联合疗法 存在失效的风险。在这种 情况下,已经 90 岁高龄的 屠呦呦,尽管荣膺诺贝尔 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等无数荣誉,但她和 团队没有因此停下科学探 索的脚步,不断研究疟原 虫抗药性的机制,提出新 的治疗方案。这种勇攀高 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 献精神不更值得我们去关 注、去弘扬吗?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 科研攻关永远在路上。真 正的科学家并不会沉溺于 路边的鲜花和掌声,而是 专注于攀爬科学的高峰。 所以,我们在关注科学、 崇尚科学家的同时,应该 避免给他们造成太多的纷 扰,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去 迎接挑战,并宽容他们可 能遭遇的失败,这才是我 们能给与的最好的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武汉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开启
2025-07-09 -
new重磅发布:上海和黄药业荣膺“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2025-07-09 -
07-072025
30万罚单揭开短视频合规危机
三条含有“肉毒素”治疗效果视频,两篇科普文章,代价是公立医院30万元罚款与声誉损伤。南京某医院的遭遇,揭示了医疗内容创作者面临的法律雷区远比想象中更险峻。
-
new肿瘤绿色治疗江苏首家示范基地在东台揭牌
2025-07-07
-
30万罚单揭开短视频合规危机
2025-07-07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