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防控 两例新生儿感染引母婴传播猜想
2月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小确诊的宝宝出生仅30小时,该新生儿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一时间,新冠病毒是否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途径受到广泛关注。
在这场“防疫”战中,孕产妇和新生儿作为特殊重点人群,格外受关注。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易感人群”。那么,在疫情期间孕产妇和新生儿如何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
母婴传播缺乏证据
援鄂国家医疗队成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婴儿出生仅30个小时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不能说明存在母婴垂直传播,但也不能明确没有母婴传播的可能。
乔院士介绍,目前关于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得到的新生儿咽拭子核酸检查,脐血检查,母亲的羊水、母亲乳汁检查的完整数据有限,不到10例,得到的结果都是阴性。其他一些医院对新冠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剖腹产同时做了新生儿咽拭子检查的病例也不足20例,尚未有阳性数据。
此例30小时咽拭子检查阳性的新生儿,在分娩时迅速做了胎盘和脐血检查,得到的结果是阴性的。分娩后转入儿科,儿科在30小时后开展了咽拭子检查,这时可能已经有了其他接触。因为病例数小,目前不能说有母婴垂直传播,但也需要引起警惕。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表示,冠状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个别在肠道中可以查到核酸,血液中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并不高。而要通过胎盘屏障母婴传播,血中病毒需要很高才可能实现。因此,目前还没有定论,初步判断新生儿接触感染的可能性更大,还需进一步研究。
2月1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机构的研究者在《柳叶刀》发文,对9名患新冠肺炎孕妇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未发现新冠病毒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现象。乔杰院士在同期评论中表示:在目前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这项研究对新冠肺炎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预约产检 减少孕妇等候与就诊时间
疫情期间,孕产妇是否该正常产检是摆在准妈妈面前的一个难题。2月1日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赵扬玉教授表示,在早孕期、中孕期,如果没有特殊的问题,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延长到医院的间隔时间。28周以上妊娠晚期的孕妇,以及一些高危孕妇,如高龄、有合并症者,需听从医生的建议,严格规律产检。
产检时要做好防护,孕妇与陪同家属一定要戴口罩,在没有洗手的前提下不要触摸口、眼、鼻等,离开医院时要尽早清洗双手。配合医院进行体温筛查、流行病学筛查等。听从医院建议,分时段就诊,避免过多孕妇集中在一起,减少孕妇在医院等候和就诊的时间。如孕妇有发热情况,建议直接先到发热门诊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再进行后续一系列的检查建议。
乔杰院士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产科医生都开启了网上咨询,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就诊。同时孕妇要学会一些自我监测的方法,注意不同的孕周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当必须要去产检的时候,孕妇也要做好自我保护。
疑似感染孕妇的规范诊疗流程
孕产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是否需要终止妊娠?赵扬玉教授表示,目前还没有足够数据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否有母胎传播的风险。如果孕妇确诊,需要医生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孕周、疾病严重程度,以保证孕妇的安全为前提,联合传染病、重症ICU、新生儿科的医生共同讨论是否继续妊娠。妊娠早期出现发热、持续高热,病毒对早孕期的胚胎组织还是有一定危害的,需要引起重视。
近日,《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发布了《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对孕妇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就诊流程进行了规范。(图1)
赵扬玉教授表示,孕妇的特点是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能会有一些突发的问题。救治时,以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考虑,首先要考虑孕产妇的救治。在此前提下再考虑用药对胎儿影响问题。目前大多数抗病毒药物在妊娠期用药相对安全,但由于妊娠期用药相对复杂,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多种药物联用,药物间的不良反应需要关注。
新生儿防护:治愈前不能母乳喂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史源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漆洪波教授等于2月7日在《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发表的述评文章《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的应急准备方案》显示,确诊孕妇一般建议剖腹产,根据病情轻重以及孕周数选择剖腹时间,轻型早期孕妇可边治疗边观察。确诊或疑似孕产妇和新生儿均须母婴分离,治愈前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专家组制订了《新生儿科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专家建议》。该建议提示,对于疑似/确诊新冠病毒感染产妇娩出的新生儿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复苏后,视新生儿一般情况转入新生儿隔离留观病室或隔离观察病区,隔离观察/诊治期限需14 d以上。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常规采集隔离观察病区或隔离诊治病区新生儿的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供临床参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 武汉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开启
2025-07-09 -
new重磅发布:上海和黄药业荣膺“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2025-07-09 -
07-072025
30万罚单揭开短视频合规危机
三条含有“肉毒素”治疗效果视频,两篇科普文章,代价是公立医院30万元罚款与声誉损伤。南京某医院的遭遇,揭示了医疗内容创作者面临的法律雷区远比想象中更险峻。
-
new肿瘤绿色治疗江苏首家示范基地在东台揭牌
2025-07-07
-
30万罚单揭开短视频合规危机
2025-07-07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