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医生抗疫日记之5:变,与不变
来到湖北支援,如果说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战场、病人群体,不变的是工作。
早上七点多一些,战友们都已集结在病房,有些人在查看病人的检验报告,有些人在读片看影像,有些在讨论病情治疗方案。
接着,我们例行交接班,如X床病人体温走向、CT改变、血常规、核酸情况、慢性病的管控、睡眠饮食等等。
部分病人病情特殊,则重点交班,比如今天的a床,值班医生说病人今晨在没有吸氧情况下,SPO2在94-96%,科主任组织大家讨论后,认为病人虽然无诉不适,一般状态良好,但SPO2偏低,存在轻微循环障碍可能性大,新冠肺炎患者有时病情变化快,注意排除感染加重或继发细菌感染可能,立刻完善炎症指标、肺部CT检查,并给予加强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并强调这是潜在高危患者,注意患者生命征、出入量、检验检查情况。
同时强调平时查房和巡视过程中要关注病房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末梢血氧、CT改变,尽早发现病情变化的征象,才能把握治疗时机。
今天刚好我值病房班,就是穿着防护服等装备呆在病房动态观察患者病情。
如果放部队,属于侦查兵系列的,穿着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等,瞬间像只笨白熊,护目镜起雾,压的眼眶疼,很快就出了一身汗,干活没有平时利索,同样的工作,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更加仔细。
和往日一样,实行三级查房制度, 和梁主任等一起查完房已是十点多,把病情、医嘱详细登记后拍照给传给办公室战友,好让他们及时处理。因为穿着防护服、护目镜之类的装备,像敲打键盘、开医嘱这些工作不是很方便,更多是通过对话机、工作手机交给办公室战友完成,而病房里的医生是侦察兵、巡视员和接线员。对话机不停地响,一会儿是五病区四楼要开某某慢性病药物,一会儿是五病区三楼某某患者不舒服,一会儿是呼叫医生,一会儿是呼叫护士,一阵繁忙景象。
除了观察患者病情,我们在等检验报告和肺部CT结果,大约十点检验科打电话来说a床PCT35+,LDH1000+,检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科里的几个主任一起查看患者后交代:这个病人应该是出现了继发性细菌感染,目前已经升级了抗感染治疗,加强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要注意监测生命征和病人一般情况,动态监测生化、血常规等指标,以防病情进一步进展。
尽管提前干预、加强了治疗措施,然而1个小时后患者血压还是下降至90mmHg以下,脓毒性休克!立刻开通第二路静脉通道,给予加强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等……
医生护士一阵忙碌之后,病人血压总算回升。大家深舒一口气。这个时候,主任才注意到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值班的我则继续坚守。
病情变化真是瞬息万变, 时间就是生命,跟时间赛跑,前提是抓住起跑时间点,抓住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这个病人,能及时发现变症细节,及时干预治疗、及时抢救,说到底,都是归功于战友细致的观察,科室及时讨论分析,及时干预治疗,归功于核心制度的严格执行。
对于援鄂医务人员而言, 变的只是战场,不变的是医者,是工作,是十八项核心制度,是严谨。
(福建龙岩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宜昌医疗队 医生 何金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既节约成本,又精准高效。
2025-02-05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01-232024
心脏有“漏洞”、微创来“补心”,长征医院创新技术一针封堵罕见动脉导管未闭
-
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2025-02-05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