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者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者日记/详情

我的战友“巾帼”和“须眉”

时间:2020-03-13 15:16:21来源:未知作者:江丽波 阅读: 159588

         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疫情就是命令。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国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很荣幸我和另外两位护理同事被医院选派成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当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认识一下我的新战友。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的战友:“巾帼”和“须眉”。

“巾帼”,她叫阚欣鑫,是呼吸内科一位90后的美小护,在医院集合时初次认识,看上去柔柔弱弱,我在心里想的是这小体格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因为这必将是一场硬仗,条件艰苦是大家都知道的,工作强度大更是毋庸置疑,因为我们支援的是除武汉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出发以后,慢慢的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路上她都尽量帮助大家拿行李。到了驻地培训休整的两天时间,她也是操心起我们两个男护士穿脱防护服的事。只要有时间就抓着我们练习,为了我们两个也是煞费苦心!

上岗以后,她这身体里的“马达”更是加足了马力,感控工作是我们前期任务的重点,因为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被挑选和另外一位老师一起做感控监督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病区里里外外都有她的身影,监督同事们穿完防护服,再进病区检查病区内的感染消毒工作,每天都需要穿脱几次防护服,反复几次进入病区,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但是她没有害怕。感控工作步入正轨后,她可以轻松一点了,但她说她还是更想进去病区,她认为那才是真正的前线,想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她再次主动请战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进入病区,她说这些工作她再熟悉不过了,病人的护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她都得心应手,虽然一天工作下来汗流浃背,脸上都是重重的压痕,但她心里是高兴的,她更愿意做有挑战性的工作。能为四肢浮肿的病人留置静脉留置针,能为患者缓解病情,能为呼吸困难的患者做呼吸功能锻炼,她说这才是她的专业!现在支援工作进入到最后阶段,为了使即将出院或已经出院处于隔离观察阶段的新冠肺炎患者能够有良好的愈后和高质量的生活,在黑龙江副领队、哈尔滨市医疗队队长杜继伟同志的带领下,开始筹划为患者指导呼吸功能锻炼,作为呼吸科护士,阚欣鑫主动承担任务,悉心指导,耐心宣教,每个病房,每个病人都不落下!一场培训下来几个小时,虽然很累,但是她没有后退,病人都被她的行为感动着,在这20多天的支援工作中,她始终践行着自己作为“白衣天使”的誓言。

“须眉”,他是沈伟琛,是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一名男护士,当接到院里需要护士前往湖北孝感支援的通知后,他在科内就第一个主动报名,并且和护士长撒谎说,咱们科其他的同事要么就是比我小的弟弟妹妹,要么就是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我家里都安排妥当了,我的身体也好。可他却没有告知父母而是“偷偷的”写下了请战书,他认为既然国家需要,他就应该挺身而出,愿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他身材魁梧,考虑周全,为自己的同事安全,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我敬佩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是他忘了他也是父母的孩子,聊天时我知道其实他父母的身体不是很好,儿行千里母担忧,他的妈妈因为担心,每天都要和他视频看着他才能睡着觉。但是他说自己不后悔,因为一生中必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以后回忆起来才不会觉得碌碌无为。在支援湖北的工作岗位,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他当选了护理小组长,不但要熟悉所有重病人的护理要点,还要为自己的组员传授重病人的护理经验和技能,例如吸痰和呼吸机的使用等。他穿梭在病房之间,每次病人有病情变化,机器报警,他都能“听声辩位”立刻找到报警源,帮助病人和同事解除警报,同事们都很认可他,是同事眼中的“尖兵”。所以每次下班他的防护服内的汗都像流水一样浸透衣衫,他还风趣的说这样汗蒸利于减肥。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样被患者认可,病房合并后,他之前护理的病人即使他的衣服外面没有写名字,只靠听声音就知道是“小沈”来了,都要把他拽到身边寒暄几句,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大男孩,他也同样把这种态度带给了汉川市的患者。他不但能敏锐的察觉到重病人的病人变化,对于轻症的病人他也同样知道患者的需求。在一天的巡视病房中,细心的他看见一位70多岁的患者爷爷低头不语,比往常的情绪低落,他深知这时的病人心态很重要,他立即上前俯身询问,原来昨天已经通知即将出院的爷爷今天还有输液,老人不知道是不是昨天的化验结果不合格,所以爷爷认为自己肯定是不能出院了。沈伟琛耐心的劝导爷爷,告诉爷爷“您别担心,有输液也不代表您就不能出院啊,咱们的心态一定要好,心态好就能战胜疾病,别着急,我现在就去给您找医生查询结果”。经过询问爷爷可以出院,他听到后感觉比爷爷知道这个好消息还高兴,立即跑到床前告诉爷爷这个好消息,爷爷知道后非常高兴的给了他一个熊抱。爷爷给沈伟琛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多日的照顾和鼓励,说没有他经常聊天,自己的心态不知道会有多糟糕呢,更要感谢强大的黑龙江医疗队让他痊愈出院。

“须眉”小沈在工作岗位上是排头兵,在驻地也是我们的生活勤劳的“小蜜蜂”,每次发放物资时,他都冲在前面,拿的最多搬的最重。刚到驻地时携带的物资很多,他一个人装了一电梯的东西。其他组的人都吃惊的看着他,羡慕的说“我们也想要一个这样的队员!”发放物资,他不管是上夜班还是下夜班,只要他在就能看见他的身影!现在所有医疗队员开始轮休,他主动要求自己留在第一梯队继续工作,继续为赢得这次疫情的胜利做出自己的努力!没有生而英雄,只有选择英勇,他这个“须眉”当之无愧!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供稿: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江丽波)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