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留京过年,守护健康不打烊——记录70、80、90后医生的年夜饭
70后内科医生的春节
70后的脑病科医生窦金娟来自山东潍坊,是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五区的科主任。已经工作了20多年的她今年春节初一、初二、初五在院值班。
尽管大年三十没有值班任务,但喜爱烹饪的她早早起床,准备年夜饭,用荤素搭配的拿手好菜犒劳科里的值班人员。油焖大虾、凉拌木耳、萝卜丸子、油炸金针菇、糖醋排骨、蒜香鸡翅,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
三十当晚,科里收治了一名八旬脑梗患者,由于保姆请假,这名独居老人出现症状几天后才被子女送往医院。大年初一出门诊的窦金娟仔细查看了患者情况,为他进行治疗。“辛丑年第一天值班,收住院的第一个患者!牛年都平平安安的啊!”窦金娟在朋友圈写下她的新年愿望。
谈起春节最挂念的人,她坦言是住在家乡的老人们。“家里的老人都八十多岁了,希望他们身体健康。由于我们科室外地的同事比较多,基本大家每年都是轮着回家过年。不一定非得大年三十当天回家嘛,往年的话如果能排得开班,初一、初二回去也是可以的。”窦金娟平静的说。
其实,担任科主任的她,已经连续5年选择留在北京过年。
这是属于70后的责任。
80后外科医生的春节
80后泌尿外科医生赵冰来自河南郑州,今年是他第3次在北京过年,三十和初四值班。
“在郑州,初一的饭是比较丰盛的,我们大年三十的话一般只吃饺子。“赵冰介绍起郑州过年的风俗习惯。
三十值班当晚,他和当天一起值班的护士点了外卖“横菜“——羊蝎子,与院领导送来热气腾腾的饺子一起,组成了他牛年的年夜饭。
回忆起2020年春节留守的场景,他依然记忆犹新。1月,他还在急诊外科值班;2月,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他被调到急诊内科支援,一直忙到北京疫情趋于平稳,他才利用十一假期的间隙回了趟家。
“虽然今年春节没回家,但是生活还是挺丰富的。“春节期间,在完成三十的值班任务后,他还利用休息时间,把故宫、海洋馆、冰灯节都游览了一遍。
初四值班时,赵冰曾收治了一名急诊结石患者。如今,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患者已然康复出院。
这是属于80后的坚守。
90后急诊医生的春节
90后的急诊科医生姜旭来自辽宁大连,去年刚刚毕业的她看着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稳重。
如果说医院是与病魔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的最前线,任何突发性疾病都会第一时间送到这里进行处理。春节期间,许多商店选择打烊,但急诊科却始终保持24小时“营业”。
2021年,是姜旭第1次在北京过年,赶上了三十、初一、初二连续三天的白班,在结束了大年三十工作后,心灵手巧的她与室友一起动手做了精致的年夜饭。
翻看她朋友圈,还晒出了科室在春节期间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餐食也是八菜一汤。“我们急诊科每年过年的时候都至少有15位医护人员值班,但很少有机会所有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大家一般都是分批吃饭,吃的丰盛点不算浪费吧。”姜旭笑眯眯的说。
去年春节,临近毕业的她还在家中正准备着自己的毕业论文。而今年春节,她与她的同事们共同坚守健康第一线。
这是属于90后的担当。
窦金娟、赵冰、姜旭,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两区一部数千个坚守岗位医务人员的缩影,正是他们的留守,让更多的家庭得到健康和快乐。
春节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你们辛苦了!
2021年,愿全国早日走出疫情困境,牛气冲天!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292025
山西:ICU里的十二个昼夜
-
new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既节约成本,又精准高效。
2025-02-05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2025-02-05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