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CSCO病例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MSI-H型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点图片进专题>>>>>>
局部晚期的结肠癌患者往往能够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FoxTROT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59%的患者出现肿瘤的组织学退缩,部分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同时,手术的不完全切除率减半。而对于MSI-H这种特殊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是否能够采用免疫治疗来达到临床降期或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对于这个问题NICHE研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初步答案。NICHE 研究中,MSI-H的结肠癌的患者能够通过Pd-1抑制剂达到很好的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均出现病理缓解,其中病理完全缓解率达到60%)。
在临床实践中,MSI-H的患者是否需要新辅助的免疫治疗仍然存在争议。部分医生认为MSI-H患者预后较好,尤其是II期的结肠患者术后往往不需要辅助化疗也能够达到很好的预后,那么新辅助治疗所带来的获益也就更加具有争议。但是对于部分临床分期较晚,不能直接手术或者直接手术风险较大的MSI-H的患者,免疫新辅助治疗能否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笔者所在陈功教授治疗团队在2020年1月份至2021年8月份共有46名患者接受了Pd-1单抗的免疫治疗。24名患者在免疫治疗后接受了手术治疗, 19名患者达到了pCR(病理完全缓解)。本次将和大家分享两例局部晚期的结肠癌患者接受了Pd-1免疫新辅助治疗的病例。
病例一:
男性54岁患者,因“上腹不适3月余”就诊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结果回报:十二指肠降部肿物。外院病理结果提示:恶性肿瘤细胞。患者于外院行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升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及腹壁。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 患者就诊我院行胃镜检查结果提示:十二指肠肿物。我院肠镜结果提示:升结肠肿物(图 1)。我院胸腹盆CT结果提示:升结肠肿物,侵犯十二指肠,结肠系膜内多发淋巴结。考虑患者目前升结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直接手术需要切除的范围太广,建议患者先行新辅助治疗。患者于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2月开始行FOLFOXIRI方案化疗5程。总体过程顺利。我院复查CT结果回报:升结肠癌化疗后,病灶较前缩小。肠系膜淋巴结较前缩小。后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回报: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SI-H, TMB:622.08Muts/Mb。患者于2020年3月2日开始接受Pd-1单抗治疗2程。治疗结束后,患者接受胃肠镜检查以及胸腹盆CT的全面复查。胃镜结果回报:十二指肠降段小疤痕(考虑为治疗后改变)。我院肠镜结果回报:升结肠近回盲部可见小疤痕(考虑为治疗后改变)(图2)。我院CT复查:升结肠癌化疗后,病灶较前缩小。
患者于2020年5月15日于我院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恢复顺利,于2020年5月19日出院。术者在术中使用电设备可以轻松将升结肠肿瘤与十二指肠粘连分开,肝曲癌穿透性侵犯十二指肠处,在新辅助治疗后,相邻结构在物理上已经完全分离(图 3)。患者术后标本显示升结肠肿物仅剩一个很小的溃疡疤痕,切开后可见肿瘤完全纤维化(图 4)。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提示:升结肠大体标本全部取材,均为粘膜慢性炎症。考虑为治疗后改变。系膜内淋巴结20枚全部未见癌。患者术后继续接受了6个疗程Pd-1单抗治疗,过程顺利。患者随访至今,无明显不适。
病例二:
患者为51岁女性,因“腹痛2月余”就诊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结果回报:结肠肝曲肿物。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我院行胸腹盆CT结果提示:肝曲结肠肿物,考虑结肠癌,肝区结肠病灶近端肠系膜内数个结节,考虑为淋巴结转移。我院病理会诊:结肠中分化腺癌。 MLH1+,PMS2+,MSH2+,MSH6-。我院MSI检测:BAT25,BAT26阳性标记,D5S346,D17S250,D2S123位点无阳性标记,判断为MSI-H。患者就诊后查体:贫血貌,LN-,腹部体检无异常,肛查:入肛7cm未及肿物,未及盆底种植结节。经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患者在我院接受Pd-1单抗新辅助免疫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逐渐上升(50→65→76→82)。4程治疗结束之后,我院2020-10-16复查CT结果提示:肝曲结肠癌较前明显缩小。临近系膜小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我院2020-10-28我院肠镜结果提示:升结肠见疤痕狭窄,内镜无法通过,考虑为术后改变(图5)。治疗之后,虽然考虑患者已经达到cCR状态,但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积极要求手术治疗。
2020-11-25患者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可见:肝脏表面未见明显异常,盆底未见种植结节。肿瘤位于横结肠近肝曲,大小约1X2cm,缩窄型,肿瘤所在肠管未见表面受侵。术后病理结果回报:结肠大体可见粘膜慢性炎症,肠壁组织中可见粘液湖形成。未见脉管癌栓,切缘干净,12枚淋巴结未见转移。
对于MSI-H的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免疫治疗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于免疫新辅助治疗的更多思考,对于如何合理使用免疫新辅助治疗,以及如何评价疗效,对于患者器官保全的影响等,还需我们做更多的探索来得出结论。
点图片进专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2021CSCO病例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MSI-H型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局部晚期的结肠癌患者往往能够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FoxTROT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59%的患者出现肿瘤的组织学退缩,部分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同时,手术的不完全切除率减
2021-09-27 -
new2021CSCO结直肠癌专场|袁瑛教授解读:转移性结直肠癌整体治疗策略及2021更新摘要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3位,死亡率排第5位。初诊时大约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患者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的I -III 期患者,也会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疾病的复发及远处转移。对于晚期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原发灶及转移灶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明确治疗目标,同时也需要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因此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需要进行全程的规范化管理,如何制定整体治疗策略,2 021版CSCO结直肠癌指南 将会告诉我们答案。接下来我就转移性 部分
2021-09-27 -
new2021CSCO淋巴瘤&白血病专场|免疫检查点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近年来, 以 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开启 了免疫治疗新时代。 然而 ,PD-L1在不同亚型淋巴瘤 中 表达差异较大, 在各亚型中的疗效也不尽相同 。 除cHL以外 ,PD-1/PD-L1 抑制剂 对于各
2021-09-27 -
new2021CSCO|黑色素瘤专题-郭军教授团队:逆转PD-1耐药,这种治疗方案再续免疫治疗神话
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是黑色素瘤从术后辅助治疗到进展期一线、二线治疗的标准选择,患者总体疗效改善明显,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面临原发及继发耐药问题,那如何逆转
2021-09-26
-
2021CSCO|血液肿瘤专题-刘卫平: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与展望
2021-09-26 -
2021CSCO|血液肿瘤专题-许兰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获得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
2021-09-26 -
2021CSCO|黑色素瘤专题-郭军教授团队:逆转PD-1耐药,这种治疗方案再续免疫治疗神话
2021-09-26 -
2021CSCO病例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MSI-H型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2021-09-27 -
2021CSCO结直肠癌专场|袁瑛教授解读:转移性结直肠癌整体治疗策略及2021更新摘要
2021-09-27 -
2021CSCO淋巴瘤&白血病专场|免疫检查点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2021-09-27 -
2021CSCO|血液肿瘤专题-儿童白血病髓外复发部位竟在睾丸,咋治不复发?竺晓凡教授讲明白了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