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优势凸显
“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更是高达35.2%。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和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肖新华教授向《医师报》记者介绍“根据现有数据,未来20年内,中国或将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的地位。因此,严格执行糖尿病三级预防策略,尤其是做好一级预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级预防是糖尿病三级预防策略的关键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已得到了大幅提高。然而,糖尿病患病率却未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肖新华教授表示,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归因于,一方面,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比例的增高,使2型糖尿病等年龄相关慢性病比例也相应地提高了;另一方面,健康意识的提高,没有直接转化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肥胖等问题,都是2型糖尿病的诱因。
“防治糖尿病,要严格执行三级预防策略。”肖新华教授介绍,一级预防是宣传糖尿病基本知识,呼吁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阻断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在高危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及时发现糖尿病并给予正确的治疗指导,使患者把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好,减少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三级预防则是对已患有糖尿病、且病程较长,或者血糖控制不好、已出现并发症的人群进行积极治疗,延缓并发症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致残致死的风险,延长寿命。
“糖尿病三级预防策略,最关键的是一级预防。”肖新华教授表示,糖尿病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尽早发现,并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管理好糖尿病高风险群体,就可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肖新华教授介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肥胖和缺乏运动就已被确认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糖耐量受损(IGT)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关IGT人群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发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在国内外相继展开。这其中,我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始于1986年)开始最早、历时最久。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早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或者饮食兼运动),参与者的糖尿病总体发病率降低了51%;二十年及二十三年的随访结果显示,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显著降低参与者后续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全因死亡率。
中医“治未病”与糖尿病一级预防不谋而合
在糖尿病的防治中,中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和特点。这其中,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血糖进行调整,或是通过促进胰岛素释放的药物来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优势在于降糖效果好、起效快。而从糖尿病治疗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层面来看,中医药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肖新华教授介绍,中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最早——消渴的理论来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出于《金匮要略》,症候分类起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则形成于唐末。中医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糖尿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糖尿病三级预防中最重要的一级预防观点不谋而合。”肖新华教授表示,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关键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而中医养生理念也强调通过饮食和起居的调理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法,也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方式。
循证医学证据是中医药“入指南”“走出去”的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走出去”步入快车道,而用循证医学证据,将中医药疗效“讲明白、说清楚”,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关键。
“近年来,中医药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肖新华教授指出,这其中,以津力达颗粒为代表的创新中药,在防治糖尿病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
肖新华教授介绍,研究显示,对于二甲双胍稳定剂量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92%、空腹血糖(FPG)1.3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PBG)3.0mmol/L,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0.36)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口干、口渴、乏力等症状,降低腰围,对减缓并发症发生有潜在的治疗优势。该研究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HbA1c>8.5%、年龄>60岁的患者,津力达颗粒降低HbA1c及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更为显著。
在此基础上,一项纳入15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1810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亦显示,与单独使用降糖西药相比,联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改善胰岛功能,并减轻体重。
随着中医药循证证据的不断完善,201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增加“糖尿病与中医药”一章。而在多项循证证据的有力支持下,津力达颗粒先后被列入2017版和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在更新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可加服津力达颗粒。
肖新华教授表示,这一系列重大改变,都是基于以津力达颗粒为代表的中成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防治和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确切临床疗效和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
总结
近年来,在中西医领域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津力达颗粒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展现出其明显优势,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代谢情况,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为患者带来多重获益,为临床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帮助。
“在糖尿病防治方面,中国老百姓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咱们除了有西医之外,还有中医药。中医药在维护民族健康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糖尿病的防控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肖新华教授表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值得各领域、各学科专家学者努力发掘。而在我国糖尿病防治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必将大有可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中国专家首提“证据污染”理论 修改循证规则
2025-05-10 -
new点赞!这个团队重磅成果再登国际权威期刊
2025-05-10 -
05-092025
指南制订不是“短平快”,陈耀龙详解10步标准化流程
-
new关注!第四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启动评选!
2025-05-09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抗癌元气站”患教系列专题报道
2024-03-11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