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者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者日记/详情

定格小雪最后一夜

时间:2017-07-19 17:03:58来源:未知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白姣姣 阅读: 127530

四年前,我还是一名刚进医院的实习生,结交的第一个患者朋友叫小雪。她20岁,和我年龄相仿,亲切地喊我们“姐姐”,正值青春的女孩,却不幸得了“肾综合征出血热”。她病情十分危重,教授与主治医生经过充分细致地讨论,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并派护士对她进行专人护理,当晚由我和我的带教老师对她床旁看护。

床旁,CRRT治疗机器不停运转,我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希望传递给她一些力量和鼓励。床边悬挂的液体在输液管道里一滴一滴匀速下落,万籁俱寂中,只听见她沉重的一呼一吸。

慢慢地,她睁开了双眼。“你哪里不舒服吗?”我习惯性地问。虽然双眼布满血丝,但她的双眼是有光芒的,她凝望着我,没有说话。片刻,她缓缓地,有点费力地从白色被子里抽出右手,缓缓地伸向我,我立即伸出手,与她轻轻地相握,我能感觉到这只手暖暖的温度,也能感觉到她对生命的渴望。“姐姐,你说我能好起来吗?”她问我。

“小雪,窗外的天虽然现在很黑,可是明天一定会是一个好天气,你要坚持,不要失去信心。”她向我点点头,脸上浮出一丝笑意。我不知道该如何用我学到的医学知识去鼓励这个小女孩,而我能做的却只是安慰。

接下来的几天,小雪的病情越来越重,两天的CRRT治疗并没有改善小雪的症状。她的主管医生及教授每天来她的床旁数次,不停地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而感染科的护理人员更是24小时在她的床旁进行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床上擦浴、用药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而作为实习生的我只能做一些简单而细小的事情,更多的就是在她床边陪伴及鼓励着她。

疾病总是无情的,有时无论我们多努力,依然无法改变结局,小雪还是走了。得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懵了,我不敢去小雪的病房,我甚至害怕看见小雪的父母。

令我们没想到的是,送走小雪后,小雪的母亲来到护士站,哽咽着对我们说:“谢谢,我知道你们已经尽力了。”说完这句话,她转身走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让我们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一句“谢谢”,感动了所有人。这句“谢谢”不止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理解和信任,让我感受到了人文医学的力量。特鲁多医生曾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医务工作人员,更多的应该是把人性的温暖带给冰冷的医学,抛开固有的思维,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用爱去感化每一位患者。



微信图片_20170714111644.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