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创新转化研讨会暨辽宁省罕见靶点精准诊疗启动会成功召开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协办的“第三届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创新转化研讨会暨辽宁省罕见靶点精准诊疗启动会”,于2023年7月7日-8日召开。
为罕见靶点肿瘤临床和科研搭建平台
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院长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十位专家共同上台,启动了辽宁省罕见靶点精准诊疗联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赵明芳教授介绍了辽宁省罕见靶点诊疗建设思考及专家组成员。赵教授表示,罕见靶点突变患者比例少,既往鲜有专家进行该部分患者的精准诊治,这样的患者就医时四处碰壁。通过罕见靶点精准诊疗联盟的启动,联合省内20家医院,通过举行学术会议、交流会、培训讲座、远程会诊、多学科讨论等形式,以及相关临床研究信息的即时分享,提高这部分患者的诊疗水平。同时对于这类罕见病例,通过联盟医院的病例收集,有利于总结更多的病例数据和诊治经验,为罕见靶点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的证据和思路。
学术研讨
罕见靶点肿瘤相关指南和研究
针对罕见靶点诊疗问题进行深入学习讨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带来“从2023年CSCO指南更新看罕见靶点诊疗规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贺明教授分享“罕见靶点真实世界证据的总结和思考”,从循证医学证据到真实世界数据,诊疗方案如何从高高在上的RCT研究飞入寻常百姓家,用于每一位罕见靶点突变患者,引起参会专家热烈的讨论和深入思考。
病例分享
接下来,会议转入实战部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频教授担当主席,携手国内知名专家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带来的“晚期纵隔TMB-H的绒毛膜癌病例”、“CD30阳性恶性肿瘤病例”及“血管肉瘤病例”三例难治性罕见病例进行MDT讨论,明晰患者诊断过程,提供治疗思路。也再次体现MDT讨论对于难治性罕见性疾病的重要性。
2023年7月8日,大会继续举行。会议伊始,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王振宁教授带来祝福和勉励,开启丰富厚重的学术之旅。
临床治疗热点难点
针对临床治疗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请到国内顶级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第一节肺癌精准治疗专场由国内肺癌届大咖围绕2023年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热点(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合并免疫耐药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靶点治疗进展(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陆舜教授)、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双抗研究进展(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参与时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及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7个临床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和讲解,并分享自身宝贵的临床经验,令人获益匪浅。
肺癌精准治疗及分子标志物专场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旭超教授针对NSCLC脑转移分子标志物筛选与转化应用研究进行讲解,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芳教授分享如何基于临床发起肺癌IIT临床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云教授针对驱动基因阴性局部晚期肺癌诊疗现状进行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则介绍了驱动基因阳性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进展。这一时段的内容,既有临床最新研究的数据总结,又有临床研究数据的转化分析方法介绍,引起听会专家的浓厚兴趣。
转化研究专场
历年大会都会邀请国内出类拔萃的年轻专家,介绍临床病例向科研成果、临床研究数据转化的经验。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学宁教授首先针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外科治疗进展进行报告;上海市胸科医院韩昱晨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病理科工作经验,介绍新辅助治疗肺癌病理评估。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陈磊教授讲述了在他的实验室肝癌新型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海军军医免疫学研究所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侯晋教授将自己多年经验倾囊相授,分享国自然申请书撰写和高水平论文发表经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结合自身科室工作经历,分享了基于IIT临床试验的转化研究设计和经验。各位委员讨论热烈,充满思维碰撞的火花。
赵明芳教授总结
本次大会围绕肿瘤创新转化治疗,盘点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探讨了进行临床转化研究的重要性。创新转化研讨会已经成为一个优质高效的交流平台,此次会议成果将为提升区域综合治疗和创新转化水平和罕见靶点患者的诊治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
专家简介
赵明芳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内科二病房 主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东医院 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肺癌组专家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CTONG)理事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肿瘤精准诊疗与临床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Cancer-channel;邮箱:37893558@qq.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第三届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创新转化研讨会暨辽宁省罕见靶点精准诊疗启动会成功召开
2023-08-16 -
new陈良安:呼吸学科在前进 提高临床医生影像“慧眼”迫在眉睫
近年来,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0-09-11 -
new管向东:重症医学的发展要有整体观!
什么是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就是研究那些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医学学科,它不是完全研究疾病的。当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出现后,它就属于重症医学管理的范畴。
2020-09-11 -
new黄晓军:多学科视角为感染问题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感染是各个学科都能碰到的临床问题,多学科在感染方面的合作有重要意义,可以对感染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多学科合作诊疗的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在基层推广普及。
2020-09-10
-
陈良安:呼吸学科在前进 提高临床医生影像“慧眼”迫在眉睫
2020-09-11 -
管向东:重症医学的发展要有整体观!
2020-09-11 -
黄晓军:多学科视角为感染问题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2020-09-10 -
俞云松:直面感染 多科合作,后疫情时代下感染科应势而为
2020-09-11 -
陈佰义:病毒性肺炎治疗 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2020-09-10
-
第三届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创新转化研讨会暨辽宁省罕见靶点精准诊疗启动会成功召开
2023-08-16 -
徐英春:“人才短缺及技术开展”是制约感染性疾病相关学科发展的最大瓶颈
2020-09-07 -
陈良安:呼吸学科在前进 提高临床医生影像“慧眼”迫在眉睫
2020-09-11 -
管向东:重症医学的发展要有整体观!
2020-09-11 -
黄晓军:多学科视角为感染问题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2020-09-10 -
邱海波:直面感染 做健康中国的守护者
2020-09-11 -
刘又宁:新发传染病、细菌耐药,抗感染之路任重道远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