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飞教授喊话青年胸外科医生:瞭望前沿,脚踏实地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
“临床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机会是留给爱琢磨,肯动脑的人。”
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胸科医院执行院长李小飞教授常常在刀尖上创造奇迹,帮助不少被其他医院放弃的患者重见生命的曙光;他曾带领团队发明“双瓣式”食管气管瘘修复重建术,指导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钛合金胸肋骨植入术、世界首例4D打印气管外支架植入术,组织和参与了多项我国及国际胸外科行业指南的制定和发布。
谈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胸外科医生,李小飞向《医师报》记者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不仅要注重提升外科技术,也要站得高,看得远一些,才能把胸外科治疗及肿瘤综合治疗提高到新高度。一句话总结就是,瞭望前沿,脚踏实地。”
打牢坚实基础
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胸科医院,李小飞常常鼓励青年医生勤于学习、善于动脑、勇于挑战。用他的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要自己做,自己扔,自己接。”
“做馅饼”的第一步是打牢坚实的外科基础。李小飞强调:“作为外科医生,全面的医学知识、扎实的专科素养是基本。青年医生要注重‘三基培训’,反复巩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以肺脏外科治疗为例,手术包括全肺切除、肺叶切除、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楔形切除、袖式肺叶切除术等。每一种手术都必须在技术层面过关,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在外科手术微创化时代下,胸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已取代开胸手术治疗,并处于世界主流地位。对于胸外科医生来说,胸腔镜手术是必备技能。如今,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加速发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也正逐步在全国普及。外科医生要紧跟前沿,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高手术精度,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损伤。
勇于挑战复杂手术
“现在有一种趋势,很多胸外科医生喜欢做肺小结节手术。这种手术速度快,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常常患者满意,家属满意。”李小飞坦言,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很多青年医生担心风险,不愿意选择像局部或晚期肺癌手术这样更复杂的手术了,更别提难度更高的疑难杂症,非常不利于胸外科未来发展。
在他看来,“不能只把手术往小的做,复杂的手术也不要回避。”外科医生要以患者为中心,肩负救死扶伤的使命,不仅要“勤奋”,更要重“情分”。只有心怀仁爱之心,不断挑战复杂高难度的手术,才能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更多生命健康。
瞭望前沿,内外兼修
恶性肿瘤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治疗无法靠单一学科“单打独斗”,已进入综合治疗时代。在化疗、放疗、介入、免疫、靶向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的当下,多学科诊疗协同作战,能够显著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李小飞认为,医生掌握的治疗手段越多,越能为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他说:“胸外科医生要全面发展,在掌握外科技术的同时,要内外兼修,不断学习内科和综合治疗的新知识新方法,并将知识综合应用到肿瘤治疗中,这才能算一个合格的胸外科医生。”
与此同时,胸外科医生要主动紧跟时代步伐,瞭望学术前沿,具备疾病诊治的全球化视野,全面提升外科治疗及肿瘤综合治疗能力。
本文的采访/撰稿/发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21477 过期日期:2024-9-4
排版:管颜青
编辑:管颜青
审核:秦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12-092024
医患情之花
-
08-192024
致敬!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
new李小飞教授喊话青年胸外科医生:瞭望前沿,脚踏实地
机会是留给爱琢磨,肯动脑的人
2023-09-04 -
08-272023
新冠病毒感染帮助戒烟的几点猜想
-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享阅读之乐 建书香之院
2023-06-16 -
朱玉龙:这名百岁抗战老兵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2021-11-15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新思维⑧|方伟:提升药学服务能力 践行“患者至上”理念
2021-06-29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新思维⑦|DRG收付费:医-保-患三方共赢
2021-06-15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新思维⑥|沈贤: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大学附属医院
2021-06-07
-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享阅读之乐 建书香之院
2023-06-16 -
体质弱引发的昏迷?
2016-08-25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新思维⑦|DRG收付费:医-保-患三方共赢
2021-06-15 -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新思维⑧|方伟:提升药学服务能力 践行“患者至上”理念
2021-06-29 -
“80后院士”秦伯益:说说做人做事的“理”
2021-08-10 -
生命可贵,何以轻生?
2023-07-06 -
朱玉龙:这名百岁抗战老兵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