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

时间:2023-09-06 18:10:57来源:医师报作者:sdz001 阅读: 236751

“满意度”是群众对一家医院医疗服务优质与否的一个最直接的评价标准。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的高质量发展,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群众满意度一路飙升,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群众满意”是我们改善和提升服务的最高标准!医院党委书记武建胤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医疗服务深刻的内涵和四院人的不懈追求。


同时,“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山东省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优秀示范医院”、”2021年度省级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优质单位”等一项项荣誉称号,也诠释着市四院践行“爱心、耐心、精心、信心”的服务理念,见证着四院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升,护佑着聊城及周边近千万群众的心理和精神健康——


群众满意,党建工作需给力。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认真履行抓好党员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使每位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使之贯穿于医院的医疗服务的改善和提升过程中去,医院窗口科室和各病房纷纷开展以“爱心、耐心、精心、信心”为主题的服务活动,规范医院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大力开展青年党员志愿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爱心助考、心理减压大型公益活动、走访慰问活动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服务品质,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增强了群众满意度。2021年起,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聊城四院深入开展“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通过一把手“走流程”体验式调研、分层次体验式就医、设置“发现安全隐患”、“不文明行为”举报奖等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急难愁盼的问题,打造最有温度的人文医院。


640 (5).jpg

2021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中,医院寻根问本、重温初心、感悟初心、践行初心,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建设和发展大局,结合“三遍访”、“点菜单式”改革,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广泛征集社情民意,立足群众需求,明确了“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列清了“办实事”的具体清单,将主题实践活动落实落地。通过开展为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捐款救助、为公交司机等基层群众免费体检、发放心身健康检查卡关爱环卫工人、为爱心献血队免费核酸检测、开展“润心行动”组织心理咨询及讲座、“万名医护下基层”“三遍访”纾难解困等健康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帮包村医疗帮扶及消费扶贫、希望小屋捐助、福利院助老等活动,将“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足迹遍布各个县、市(区),帮群众扶危助困、替百姓排忧解难,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好民生实事的强大动力。2022年9月20-22日,在“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百日攻坚行动中,院党委书记武建胤带领班子成员及十大职能科室负责人心怀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入三个院区的30个病房,采取“专家座谈”“家属访谈”“患者交流”“督查考核”“意见征集”等形式现场办公,把深入群众、深入临床一线作为转作风的“发力点”,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督办在一线实施,以作风革命推进医院效能建设高质量发展。2023年,在深入开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暨“五送五进五提升”健康促进行动中,党委书记武建胤带头开展“双走流程”就医体验活动,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主动为来院的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就诊、入院、出院、“三代四送”等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已建立的13家医疗联合体单位积极探索拓展信息化远程医疗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畅通患者投诉渠道,深化服务环境“五净一改善”行动。加强精神疾病防治体系和防治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措施,2023年7月28日,省卫健委对上半年全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情况进行通报,我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为395.31分,居全省第三名,其中规范管理率和面访率均居全省第一名。


640 (4).jpg

群众满意,医疗质量强管理。聊城四院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管理文化相融合,加强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对路径内3549个项目重新梳理;对医疗技术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强化对临床检验等新技术项目的准入管理;开发中医药临床应用,加大中医药管理力度;每月对临床科室从基础管理、运行病历质量、疑难病例讨论、知情同意管理等20个质量模块进行检查。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措施,让医护人员诊疗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据可查,促进了医疗质量显著提升。


640 (3).jpg


群众满意,服务从“心”开始。医院倡导从“心”开始的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爱心、耐心、精心、信心”应用到工作中,把“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的服务宗旨应用于每一位患者,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高效、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由于精神疾患是个敏感字眼,在医院,不论从病历档案还是日常称呼,所有患者一概称“休养员”,而且每月都有一个主题,每月都会为休养员举办生日会,年都举办康复运动会,每个传统节日院领导都陪他们一起度过,让他们感受到医院像家里一样温馨,让爱滋养每一位患者的心灵。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递大爱。


640 (2).jpg


群众满意,不能让一名病人掉队。“绝不能让一位病人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这是四院人对每一位入院患者的承诺。医院推出“先看病,后付费”惠民诊疗模式,成立爱心基金会,对确实拿不出医疗费的特困患者进行帮助;实施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制度,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爱心惠民工程、心连心惠民救助等公益活动,加强对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救助。让在册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享受免费治疗惠民政策,按照项目标准及要求减免、补助医疗费用,2023年1-8月份贫困患者医疗救助1934.34万元。


640 (1).jpg


群众满意,普及常识显公益。自2009年聊城市心理医院成立以来,一直致力公益事业,通过“心灵成长万人行”、“邂逅·百合花开”朗读社、“幸福人生”大讲堂等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联合政法委、妇联、工会、市直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国资委、聊城大学、聊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某陆航旅、聊城市14家国有企业等200余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心理减压、心理援助、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受益人群600多万人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近百人,举办两届“心理健康周”;切实提升了医院公信力、增强了社会影响力,为医院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40.jpg


医院开通5部全国心理援助热线,为6500余位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并成功救助两位轻生的孩子。心理专家做客各媒体平台,录制心理科普讲座千余场,在聊城日报开通“幸福之窗”“心灵甘露”专栏,为百姓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成功承办以“‘聊’心理健康,‘城’幸福社会”为主题的“健康中国,幸福城市”大型公益巡讲,受众40余万人;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研讨会上作经验分享,展示了“聊城精彩”。


  群众满意,构建医疗网络服务体系。医院密织服务网络,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心理服务网格,建设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心理服务模式,以理念引领,创新驱动,实现“四个转变”,施行智能化管控,将现代科技力量融入心理知识科普和应用中。同时不断探索经验,推动心理健康关口前移,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全方位、多层次、人文化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提升了。就诊患者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服务范围基本实现了国内全覆盖,医院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责任编辑:吴学斌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