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度警惕!老年人无声的“骨骼危机”
你是否观察过大街上很多老年人走路姿态是弯腰驼背、“摇摇晃晃”的?你是否经常听到过身边老年人抱怨自己的骨头疼?你是否了解这样一组数据,根据第四次中国慢性病极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跌倒后可造成软组织损伤、关节扭伤、脱位、骨折、颅脑和多器官损伤等,其中擦伤或挫伤为53.6%,手或手臂骨折12.5%,头部受伤8%,髋部骨折7.3%。
隐藏杀手 危及生命
当老年人出现以上现象时,足以证明是身体发出了“危险”信号。那么这种身体状态是如何形成的?黑龙江省老年病医院内科副主任吴迪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当老年人显现弯腰驼背、走路不稳、骨头疼痛的情况时,大概率是罹患了骨质疏松症,也是老百姓形容的“人老了骨头就‘糠’了”。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群体,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密度和骨质量显著“滑坡”,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酿成包括骨折在内的全身性骨病,不仅明显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折后甚至还会危及宝贵的生命。
没有症状 貌似健康
骨质疏松症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危机。它不像其他疾病那样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却在无形中侵蚀着人们的骨骼健康。吴迪指出,虽然骨质疏松初期症状轻微,如疼痛、骨折、身高缩短、驼背等,但这些症结常常被人们忽略,乃至天经地义被认为是自然衰老的表现。
吴迪告诫说,上述问题并非人体衰老的自然规律,而是身体对我们生活习惯的“预警”。疼痛,尤其是腰部、背部、膝关节等部位的疼痛,往往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这些异常正是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警报”。而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柱和手腕等部位的骨折,更是骨质疏松症对我们骨骼健康的严重警告。当人体身高逐渐缩短,背部缓慢呈现“驼峰”,这不仅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还是骨质疏松释放的强烈信号。如不能及时干预,势必引发骨折、疼痛和残疾等严重后果,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负担。
保持警觉 监控骨质
吴迪医生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而避免的疾病。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的时候会达到最高值,在医学上将其称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人体在进入老年时期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就相对越晚,骨质疏松的症状也会越轻。面对骨质疏松症这一“沉默的杀手”,绝不能掉以轻心,提高认识并采取防范措施才是关键,而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是及时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步骤,有助于帮助掌握骨骼的健康状况,由此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同时,也可以通过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临床方案,确保骨骼“坚不可摧”。
与此同时,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戒烟限酒等都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吴迪建议,老年人群应注重营养均衡,生活中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骨骼所需的营养素;并且适量的运动可增大骨骼的密度和强度,减少骨折的概率;此外,戒烟限酒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五大误区 需要警惕
吴迪医生友情忠告说,很多人对骨质疏松是有严重认知误区的,必须提高警惕,避免跌入“坑”里——
一是“人老骨松”是正常衰老的过程,没必要大惊小怪的。事实上,骨质疏松是因为进入老年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加速、骨形成减缓、骨量不断丢失所诱发的。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是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骨质疏松不仅侵袭老年人,即使年轻人也不能幸免。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不合理,又伴有各种不良嗜好;如此一来,肯定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对年轻人构成直接的威胁和侵害,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三是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平常宜静不宜动。正确的认识是,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使骨量逐步丢失,进而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继而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四是没症状、血钙不低就不是骨质疏松。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患者确实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微,因此很难被察觉,而一旦感觉自己腰背痛或骤然骨折时再去诊治,病情往往已进入中晚期。
五是骨质疏松是女性特有的,男性不会。对于这样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骨质疏松作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而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男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兰大二院隆重庆祝2025年国际护士节,共促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09 -
new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心灯永驻·温暖续航”护士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2025-05-08 -
new退休不褪色 薪火永相传——记绵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返聘专家张天锐
2025-05-07 -
new党旗引领聚民心 健康春风暖万家-- 犍为县人民医院;千名医护下基层 绘就民生健康新画卷
2025-05-07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